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更积极介入中东冲突

2014年7月25日

自从以色列加强了对加沙地带的攻击,国际外交舞台上应接不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尝试进行调停。如今,中国也加入了斡旋的队伍。

Gaza Ruine 22.7.2014
图像来源: Said Khatib/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几十年来的中东冲突中,扮演斡旋角色的一直是美国、阿拉伯国家和欧盟。如今,在西方还鲜为人知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也前往这一地区。吴思科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埃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进行访问。吴的此行不仅为了中国的能源利益,也要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进行调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也就冲突表态,呼吁冲突各方结束暴力。刘结一要求武装部队撤离、结束封锁,以便可以进行人道救援。"无论有怎样的理由,伤害无辜平民都是不可接受的。"刘结一称,支持"通过政治谈判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真诚的中间人"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鲁道夫(Moritz Rudolf)对中国的倡议表示欢迎。他说,中国的加入让原有斡旋队伍壮大了,"对比其他势力,中国可能被看作是真诚的中间者"。他表示,中国可能改变了原有的80年代时的亲巴勒斯坦立场而倾向中立。自1992年起,中国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Shimon Peres)今年4月访问北京图像来源: Reuters

2006年,中国承认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选举中获胜。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与以色列的经济往来。"如今中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例如中国是生产符合犹太戒律产品的主要国家之一。而对中国而言,以色列首先是高科技产品的供应方,特别在军事科技方面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利益

解决巴以冲突关系着中国多方面的利益。中国出于本国能源安全的考虑,需要中东地区稳定。比起美国,中国从海湾国家进口的石油量更大。此外,北京还在尝试一个新项目--建立一条通过中东地区的新丝绸之路。而鲁道夫认为,这还关系着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他说,中国在以色列和哈马斯间进行调解,"对于中国新外交政策具有象征意义"。2014年1月,中国党和国家一把手习近平才宣布了新的"更积极的外交政策",而此前中国外交政策遵循的一直是"不干涉原则"。

习近平年初宣布了新的"更积极的外交政策"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则认为,中国致力于中东问题并不意味着中国外交政策方向发生改变。他表示,这和中国"不干涉内政"原则没有什么关系。"巴以冲突已经不是一国内政的问题,而关系着国际和平与安全。支持巴勒斯坦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国,是中国的传统立场。这方面并没有发生变化。"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编译:万方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