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版"绝命毒师"制毒营销海外

洪沙2015年7月7日

中国警方近日逮捕武汉某知名高校的化学系张姓副教授。该名男子成立的一家化学公司生产加工新型精神类毒品并向海外销售。

Milliardenschwerer Drogenfund in Australien
去年澳大利亚警方查获大宗非法毒品交易图像来源: West//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中国媒体报道,张姓男子曾在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期间接触到这些精神类药品。这些精神类药品在一些国家已经被列为管制药品,而在中国国内还未列入。张某发现中间有利润可图。

2005年,他注册成立武汉凯门化学有限公司,"以研制生产医药中间体、涂料溶剂等为掩护,非法从事精神类药品--'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的生产"。

甲卡西酮就是俗称的"丧尸药",属于新型精神类毒品。吸食者会出现行为意识失控。吸食量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据报道,去年3月至11月,张姓男子经营的化学公司累计生产"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约193公斤,并销往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年收益上百万美元。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年6月登载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中国庞大的化学行业管理薄弱,而且监管不力,所以犯罪集团很容易把用于制造药物、肥料和杀虫剂等合法用途的化学品转用于新型危险毒品的生产"。文章中称,中国是新型合成毒品的主要来源。

今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在3月结束的为期5个月的扫毒行动中逮捕13.3万余人,并截获了43吨非法麻醉品。

但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的文章引用联合国一名官员的话说,"这些举动未能很好地阻止毒贩。中国喜欢让别人认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但是到头来,他们的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去对它进行监督或控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