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盗版产业猖獗 德国企业叫苦不迭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5月18日

全球最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的科尔尼咨询公司(AT Kearney)提供的报告表明:过去的几年,因为中国方面的产品盗版和专利侵权给德国公司造成了约200-250亿欧元的损失,这将成为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最大的风险之一。要知道这些年来,德国企业在华的直接投资没超过200亿欧元。

50万张盗版碟,弹指一“灰”间

科尔尼是全球领先的高价值管理咨询公司,成立于1926年,他们的5000名员工分布于37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全球化、企业转型和产品战略是他们重点研究的对象。该公司周二在杜塞尔多夫的报告称,长期以来,中国方面不仅仅是简单的仿制一些日用消费品然后廉价的销售,同时,他们也在复制一些复杂的生产要素比如说机器。

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德国企业为此所蒙受的损失超过了200亿欧元,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甜蜜的陷井”。有超过56%的在华投资的全球性企业认为他们的产品专利受到了伤害。尽管中国方面已经表示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比以前做得好很多了,并且承诺会在该领域继续做出努力,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要真正达到西方的标准,中国至少要花费1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科尔尼咨询公司敦促德国企业加强在华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合理的估算成本回报率。

在中国,盗版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凭借地方网络以及与决策者的私人关系进入中国将是非常好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则往往被低估,许多德国企业必须熟悉中国当地的各种风俗以有效的抑制其产品专利在中国被损害。因为在中国,很多涉嫌伤害知识产权的产品被允许在市场内销售,而这些市场往往是由当地政府所经营的,你打击了当地的盗版的同时,实际上也打击了当地的经济。

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打击盗版不力的一个误区在于:并非法制不完善,而是力度不够。在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机构用户盗版现象,大多数的政府用户或者企事业单位使用盗版。盗版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独特的利益集团,而地方保护主义的庇佑则使得“盗版集团”茁壮成长,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和版权局没有一个能真正的做到对盗版企业给予致命的打击。

欧盟的委员会近来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已经大大损害了不少出口国的利益。其实欧盟和德国并不是仅有的受害者。因为盗版问题,美国每年在中国的损失高达600亿美元,他们甚至表示要向WTO提起控诉,要求中国加重刑事处罚的力度来杜绝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不过看起来打击盗版在中国依旧是任重道远,正如盗版商所言:〔盗版〕有做毒品的利益,却没有做毒品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