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社会的小乱与大安

德国之声 丹尼斯·斯迪特2005年8月9日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动乱频仍,政府当局对此采取了压制与妥协兼施的策略。德国之声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这种区域性冲突不太可能上升为大规模暴动。

中国正在变成警察国家图像来源: AP

同样的画面总在不同的地区上演:天色未亮,警察来了,村民们抓过步枪和砍刀。要想封锁广西一带的非法小煤窑,当地政府通常需要动用800多名警力。一番火拼之后,警方缴获了暴乱群众的武器,拘捕47人——这是官方媒体8月5日公布的消息。仅此而已,具体伤亡人数且被略去不提。

烈焰中的警车

上海街头的乞丐图像来源: dpa

刚刚两周之前,上海以南300公里处的浙江省新昌县爆发激烈的警民冲突,据纽约时报报道,示威活动整整持续了三天,1万5千余名抗议者朝警察投掷石块,砸毁警车。事件的起因是:附近京新制药厂排放的致命污染物已经污染了一整条河流,毒害当地居民。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群众忍无可忍,只有群起而攻之。无独有偶,在此之前,中国已陆续发生过一系列由环境污染引发的民众示威。例如今年4月,浙江省东阳画溪村农民因附近化工厂造成严重水污染进行抗议,并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有100多人受伤。

再看一个例子:今年6月26日下午,安徽省池州市一家私人医院老板的丰田轿车与学生的自行车相撞,事后发展成为一起万人参与的群体事件。三辆警车和老板的豪华轿车被烧,派出所和医院被砸,医院老板入股的超市被哄抢。次日凌晨,当局急调了大约700至上千名武警控制局势。此类事件不胜枚举,单只去年一年,便发生过7万4千起。

火药味十足

法国时装登陆中国图像来源: dpa

德国科隆大学汉学系教授托马斯·夏平(Thomas Scharping)认为,“今日中国社会冲突四起,火药味十足。”经济腾飞的受益人正在成长为一批新兴中产阶级,与此同时,繁荣沿海地区的建设者却是一群低收入的重体力劳动者。内地的生活情形如此困窘,以至于大城市人不屑一顾的工资标准在这些外来打工者眼中极富诱惑力。例如在中国的钢铁产地辽宁,平均生活水准在过去的几年里反而下降了。夏平教授指出:“这种社会冲突实际上是当地民众绝望和愤怒情绪的爆发。”

稳定压倒一切

德国证券投资基金会的Nicolas Schlotthauer警告说,稳定与否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决定因素。“长期投资项目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因为政治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当前现状令人担忧,贪官污吏横行,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虽然中央政府颁布了减免农业税政策,但广大农民并未从中获益,地方官员依然任意搜刮民脂民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7年间,稳定压倒了一切,保障了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并且造就了一批时代的赢家。Schlotthauer认为:“只要经济状况保持稳定,社会冲突还只能作为个例看待。”迄今为止,不满情绪只是地域性的、局部性的,不至于危及当局统治。

贵阳的贫困儿童图像来源: dpa

巨大的挑战

《亚洲百年》一书作者Karl Pilny预测,中国社会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经济发展带来价值观念的巨变,令人茫然失措。”国有企业正面临着私有化重组,上百万员工随时可能失业,形势极其严峻。“中国政府领导人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行动,严惩下属以平民愤,在事态扩展之前扑灭星星之火。”

寻找出气口

不堪重荷的穷人图像来源: dpa

汉学家夏平说:“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一个优越性,就是可以不停地试验。先是以一个村庄为试点,继而推广到县市、省级地区。”例如当局正在试行乡村选举和上诉制度,以此成为缓冲社会矛盾的出气口。但是在夏平和其他中国专家看来,个别区域暴动之所以不会上升为大规模社会运动,另有一个主要原因,那便是:缺少一种联系各参与者的纽带、跨地域的系统及领导力量。这也正是建立组织的基本先决条件。“中国政府明白这一点,他们也正在加强管制监控,防止出现变化。”另外,“1989年六四事件也在民众心中投下阴影,许多人相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