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市卫健委週一(6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6月5日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而随著当地疫情逐渐稳步,从6日起,北京逐渐放宽COVID-19的防疫限制,恢复正常上班,也允许餐厅室内用餐。
路透社指出,北京和上海在经历了两个月的严厉封锁及奥密克戎(Omicron)病毒引发的疫情后,最近已经慢慢恢复正常。中国官媒指出,除丰台区和昌平区部分地区外,北京的食堂服务于週一(6日)恢复。从5月初以来,北京的餐厅和酒吧只能外卖,不能堂内接待客人。
根据相关规定,北京居家办公地区调整为正常上班,中学、小学、幼稚园分期分批返校。另外,快递员也能进入社区。不过进入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需要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但时限要求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
另外,6月6日起,北京市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限流比例,从过去的50%调整至75%,入园须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週日(5日)向媒体表示,当前,北京市除个别区外,其他各区连续7日以上无社会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已经封控了一个月的上海,正面臨牵涉医疗、民生、贸易的全方面困境。与此同时,首都北京新近出现的小规模疫情,也让民众紧张不已。
图像来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上海的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被封控了一月有余,居民小区的门口往往由防疫志愿人员持续把守。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运送食品等基本物资、居民需要出门接受核酸检测、有人突发急症时,沉重的铁门才会开启。
图像来源: Andrew Galbraith/REUTERS根据当前的规定,只有在整栋居民楼数十户乃至上百户连续14天未出现阳性病例的情况下,居民才被允许下楼在小区内自由活动。只有在整个街道片区连续14天未出现感染病例的情况下,民众才被允许在划定为“防范区”的街区内活动。但是这样的片区目前并不占多数。
图像来源: Hector Retamal/AFP卫生部门的职员、各级医院的医护、防疫部门的专家、居民小区的志愿者都在绵延数周的“全域静态管理”中疲惫不堪,许多人为了免去穿脱防护服的麻烦,甚至连续六七个小时不上厠所。图为黄浦区的一组卫生部门职员准备喷洒消毒剂。
图像来源: CHINA DAILY/REUTERS上海每天都新增上万乃至超过两万起病例,当局修建“方舱医院”临时隔离点的速度明显跟不上疫情发展势头,不断有亲历者抱怨仓促赶工的方舱医院居住条件恶劣的消息。隔离点医护人员紧缺也是一大难题,甚至曾传出“活蹦乱跳的无症状感染者现场抢救筋疲力竭晕倒的护士”的影片。
图像来源: Beibe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上海疫情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这座城市本身。由于物流受阻,上海港的货物转运出现了严重积压,周转速度明显降低。卡车司机难以往返内陆和上海之间,积压的货物更是导致了大量国际货轮无法靠港,只能在东海上徘徊。
图像来源: dpa/picture alliance上海“全域静态管理”后,最为民众所诟病的一点就是食品等基本民生物资供应紧张。许多人指责政府前期决策不透明,在封城前一天还在承诺“上海不会封城”。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刚刚出现几十人规模的小型奥密克戎疫情,就引发了民众的抢购囤货潮。
图像来源: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由于北京的疫情“已经隐匿传播了一个星期”,防疫当局已经封控了朝阳等城区,以便对民众进行核酸筛查。官方喉舌《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评论称,北京绝不能走到“全域静态管理”那一步。不过,官员们并没有承诺首都绝不封城。
图像来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然而,在坚持动态清零的规定下,北京官方指出,有个别小区(村)未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徐和建指出,有部分小区(村)未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有的则存在居民或值守人员未規范佩戴口罩、聚集聊天等现象。
目前北京当局将防疫清零重点放在丰台、昌平两区。因为这两区仍有零星确诊个案,北京市政府表示,“两区连续7日无社会面病例后,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同步调整社会面防控措施”。
“特别激动,馋死了”
为了防疫,北京自今年“五一”连续假期开起,就要求餐饮禁止内用。过了一个多月后恢复内用,让许多当地民众抢在第一时间进入餐厅用餐。
中国《新京报》报道称,有一名在北京餐厅前面排队的顾客表示,自己家住三里屯,知道6日恢复餐饮堂食后,就抱著“试一试”的想法来簋街看看。
该顾客说:“没想到胡大真的开了,特别激动,馋死了,必须吃起来。”“小龙虾、牛蛙必须都点上!”另一名5日22时就在餐厅门口排队等待恢复堂食的金先生则说:“掩盖不住我内心的激动”。
也有餐厅业者向《新京报》表示,5日中午就接到许多消费者谘询电话,因此决定在6日0时开启夜宵。该饭馆总店店长陈峰表示,从5日晚9时开始,大概预约了30多桌。
“我们北京不存在这个问题”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新京报》、路透社、中央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