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绿卡新规惹起民怨

文山
2020年3月5日

2月底,中国司法部发布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与以往法规相比,新规调低了外国人获取中国"绿卡"的门槛。这份草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争议,其中不乏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论调。

Entlang des Jangtse
中国"绿卡"新规定放宽了条件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landov

(德国之声中文网) 这份正在中国司法部网站上公示并征集社会意见的草案,预计将取代2004年生效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与旧有规定相比,新规草案略微放宽了外国人申请中国"绿卡"的条件。

比如,旧规定允许"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的外国人在连续任职满四年、纳税记录良好的情况下申请绿卡。新规草案则对此进行了扩大,允许"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引进并推荐的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以上职称的学术科研人员"申请永久居留。

而以往不符合绿卡申请条件的普通外籍工作者,今后也有机会申请永久居留。比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者从国际知名高校毕业,在中国境内工作满三年",或者"在中国境内连续工作满八年,其间实际居留累计不少于四年,工资性年收入不低于上一年度所在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

而在投资、家庭团聚领域,绿卡申请条件也都有所放宽。

与旧规一样,新规仍然保留了"为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外国人,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这般表述模糊的条款。同时新规还增加了一条兜底条款:"外国人因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新规草案并没有对"其他正当理由"进行任何解释。

欧洲的今天会是中国的明天? 图为德国一个移民比例很大的小学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SvenSimon/F. Hoermann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新规草案2月27日公布在司法部网站上后,立刻引发了社交网络的巨大反响,中国网民几乎一边倒地反对这份绿卡新规,不堪其扰的司法部官方微博甚至关闭了评论功能。

网民的反对主要集中在担心外国人将继续获得"超国民待遇"、担心异质文化人群比例上升之后改变中国社会主流文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甚至还有人担心外国人过多会影响社会治安。不少网民以接受了不少中东、非洲国家难民的欧洲为例,认为"欧洲的今天就会是中国的明天",还有人则反感中国官方出台新规草案时提到的"吸纳外国高端人才"论调,认为这是让在"计划生育"政策中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人为外国人腾出空间。

伴随着对绿卡新规草案的反对,微博、知乎等中国社交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种族主义言论,许多网民直接指责当局"弃贫困线下同胞于不顾 引进好吃懒做的黑鬼",认为新规放宽申请条件,必然会遭遇没能吸纳人才、反而引来"洋垃圾"的后果。还有一些网民更是赤裸裸地将外国人分为"境外华人"、"日韩人"、"东南亚人"、"欧美白人"、"拉美人"、"中东人"、"黑人"等,认为有必要将这些族群区分三六九等、划分远近亲疏。

"全球最严绿卡制度"

中国永久居留制度最早出台于80年代中期,当时的门槛极其苛刻,一直到2003年发放的"绿卡"总数也只有800左右。2004年绿卡门槛放宽后,至今颁发的永久居留证也依旧不到一万张。因此,中国永久居留证常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难申请的绿卡"。

相比之下,居民人口总数只有8200万的德国,其永久居留证的持有者数量要远远高于中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德国共有近250万非欧盟公民持有永久居留权。与中国的法规相比,德国"绿卡"的申请条件也要宽松地多:在德国合法工作满五年、能自食其力者便可申请,如果此前在德国高校毕业,这一时限更是可以缩短到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