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紧张,谁之过?
2004年10月24日广告
“甲午战争失败后,深受屈辱的中国人一直没有恢复过来。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事件仍然影响着中日关系。与日本占领军的斗争是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发动机,而民族主义的首要目的是重建国家统一。从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日本做出贡献的自豪感一直受到统治者的精心维护,只要形势需要,就巧妙加以利用,例如与东京谈判陷入困境的时候,或者日本威胁要停止给予中国发展援助时,中国就以此作为对日本的回答。
不过,这种民族主义的作用是有限的,中国和日本长期以来都不具备能使自己在争夺亚洲领导地位的斗争中成为直接竞争对手的必要手段,只是冷战结束才给中日两国创造了直接对抗的前提条件。
正因为日本在经济上受创,所以更为迫切地争取在亚洲发挥政治作用,而经济以两位数增长的中国也试图在地区棋盘上夺回自己的中心地位,不想让东京破坏自己的计划。面对内部社会不断增多的抗争活动,北京认为,唤醒民族情感为消除一部分人民的失望情绪提供了理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