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美“乒乓外交”背后的故事

2011年4月14日

1971年4月14日,中国总理周恩来接见了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这次半官方性质的访问活动使中美之间长期的敌对开始化解,并为日后的关系正常化和建立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史称“中美乒乓外交”。

周恩来与美国乒乓球队成员Judy Bochenski握手图像来源: AP

当时的德国国防部长赫尔穆特·施密特(此后曾任总理)被问到:"德国怎么看美国和中国的接触,只是一个乒乓外交,还是一个真正严肃的发展?"

施密特回答说:"我想,我们应该慢慢的谨慎的等待。一群乒乓球员还没办法改变全世界。"

全世界的人就像施密特一样吃惊不已,当他们看到中国总理周恩来1971年4月14日在北京接见了15名来自美国的乒乓球员,而当时美国还是中国政治上的死对头。那一张周恩来站在美国球员中间的照片,流传到全世界。这个宣传妙计受到当时的中国最高领袖毛泽东的支持。

"把乒乓球看作是资本主义敌人的头,用社会主义的拍子打球,你就为祖国得分。"

在中国,乒乓球是最重要的体育项目,从毛泽东到一般市井小民都会玩。乒乓球的玩法很简单:只要有一张桌子,两个拍子和一个球。

但是在美国,特别是50年代,乒乓球只在纽约的知识分子圈流行。著名作家亨尼·米勒(Henny Miller)形容乒乓球有"无尽的魔力"。尽管如此,乒乓球当时在美国还只是一个无足轻重体育项目。一直到70年代,也只有一些艺术家或是住在郊区的无聊小孩才会玩乒乓。

所以当美国1971年4月在东京所举办的世界杯乒乓球赛中铩羽而归,一点也不令人感到奇怪。相反的,中国队赢得4项冠军,是最成功的队伍。这支球队是由庄则栋率领,他是三届冠军,在中国是国家英雄。

美国队中最顶尖的球员是一个留着长头发的嬉皮士,名叫格伦·科万(Glenn Cowan)。

美国记者杰弗里斯·海斯(Jeffrey Heys)叙述"科万生长在纽约和加州,而且公开的说,他喜欢吸毒。"

如果没有科万这个人,可能就无法促成中美之间的政治解冻。科万在比赛期间,错过了巴士。"他随手拦了一辆贴有同样标志的巴士,就上了车,这时才发现,这辆车是中国选手的车。因为没有位置了,他只好站着。车上所有的人都瞪大眼睛看他。他用英文对大家说:我知道,我的帽子,我的发型和我的衣服对你们来说很奇怪。但是在我们美国,大家都是这么打扮。"

中国的顶尖选手庄则栋就在车上,他对科万很好奇。车子到站时,他送给科万一条手工编织的壁毯。中美两个乒乓球选手面带笑容的合影照片立即成了各大报刊的头条。

毛泽东很快就认识到这段中美情谊间的政治价值。他立刻让人邀请这批来自敌国的乒乓球选手到北京。两国之间深深的敌意开始化解了。就在乒乓交流之后,当时美国总统的越南问题顾问亨利·基辛格,就开启了和中国的秘密谈判。就像当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当孤立的北京一样,其实美国也正在寻找同盟,来共同抵抗崛起中的苏联。

周恩来说:"就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两国人民已经有20年没有接触。通过中美的努力,我们打开了两国友谊的门。"

差不多一年之后,1972年2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接待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这两位政治人物共同签署了上海公报。美国同时承认北京对台湾的所有权。这也为中国重返联合国打下基础。

尼克松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话,人们不会记得很久。但是我们所做得事可以改变世界。"

尼克松相信,和中国的联系可以改变世界。格伦·科万这个人,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偶然,为两个敌对国家的乒乓外交揭开序幕。他回美国之后,当了一阵子老师,也卖过鞋子。最后,他流落街头。

2004年,格伦·科万在没人知晓的情况下,死于心脏病。

作者:Thomas Jaedicke(DLF) 编译:邱璧辉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