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主张和平 避谈侵略: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继续保持暧昧

2022年3月21日

华盛顿近日警告,若中国向俄方提供援助,将会产生“后果”。美方的施压是否会迫使北京做出更明确的表态?在宣扬和平、却又审查反战声音的当下,北京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方态度相对暧昧,一再强调和平的重要性,但未公开谴责俄罗斯
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方态度相对暧昧,一再强调和平的重要性,但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图像来源: Reuters/A. Zemlianichenko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2月24日俄罗斯举兵入侵乌克兰已过去了近一个月,战事僵持,流血继续。一些人把目光转向中国,希望北京能在其中发挥调解人的作用。

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方态度相对暧昧,一再强调和平的重要性,但未公开谴责俄罗斯,也继续维护与莫斯科的伙伴关系。近日,华盛顿似乎有意增加在俄乌问题上向北京施压。美国总统拜登在周五(3月18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近两小时的视频通话。拜登警告称,如果中国向发起战争的俄罗斯提供任何援助,都会产生“后果”。

遭西方制裁 俄罗斯命悬中国?

02:0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路透社报导分析称,这可能迫使北京要在西方与莫斯科之间做出抉择:要么选择与西方站在一边,继续从双方的贸易关系中获利;要么选择日益增长的中俄的战略合作关系。报导指出,过去20年里,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一直保持在1%到2%之间;而美国及欧盟则占中国出口的三成有逾。

中国官方:维护和平 

这场战争开始以来,中方一直强调自己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同时,北京没有公开谴责俄罗斯,避免使用“侵略”这样的字眼,也强调反对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单边制裁。

习近平在上周五与拜登的视频峰会中称“不愿意看到”乌克兰危机,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中国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周日接受美媒CBS采访时也复述了上述观点,并再次强调中国没有向俄罗斯输送武器。

与此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对美国和西方的谴责和批评。 在周五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在谈及俄乌问题时说,“过去20年里美国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索马里等地发动了数万次空袭”,造成大量无辜评民死亡;他同时也批评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称“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也在上周末批评“俄公民海外资产被无端剥夺”、北约违反当年“不东扩”的承诺。

《纽约时报》在3月21日的报导中称,“在美中首脑通话后,中国在国内外对乌克兰局势做出不同表述”,秦刚的语气比北京方面的官员“更为温和”,认为“中国一方面继续在国内支持俄罗斯,另一方面向国际观众谈论和平与局势降级,这种修辞策略表明了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所采取的谨慎做法”。

“反对战争,遣责不行,需要智慧”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在微博等中国社交媒体上,支持普京和俄罗斯的声音成为主流,很多反战、谴责普京的文章遭到审查,例如金星的反战言论、多位历史学家的反战公开信等等。根据“自由微博”,在3月21日,仍有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帖子遭审查。

不过,随着战事僵持、中国新一波疫情到来,俄乌话题在中国的热度逐渐下降。秦刚接受美媒CBS专访的内容在周一(3月21日)没有登上微博热搜前50。前50中唯一的俄乌相关内容是 “中方再向乌克兰提供一批人道主义援助”,新华社等多个官媒贴出了该内容。

在秦刚接受CBS专访后,中国驻美使馆官网发的相关内容很快被转发至微博。转发者称,“关键词:反对战争,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尊重和保护乌克兰在内的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相关微博评论区,有网友问道,“好像这是第一次明确吧?”也有网友评论,秦刚的说法“比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容易理解”。还有网友写道“关键词:反对战争,遣责不行,需要智慧……”。而获赞最多的一位网友写道:“秦大使好辛苦,主持人想问的,他又打(答)不出来,只能翻来覆去那几句话说了又说,没有突破”。

“凤凰网视频”等媒体在转发这段专访视频时则着重强调“秦刚做客美国访谈节目9分钟被打断23次”,下方评论大多是对美国主持人“没礼貌、满屏幕傲慢”的批评。但也有网友质疑为何要接受这样的采访。微博用户“晋股”写道:“我们负责外交和国际政治的同志截止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对于俄乌局面相对明确的观点,比如对冲突的定性。这是我们的智囊们政治智慧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线的同志们面对西方这种小脑思维的提问,用这种非线性的解答是吃力的。所以,这时候为啥要接受这些采访呢?”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是乌克兰危机的最佳调解人吗?

01:5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