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乌克兰政府军撤离杰巴利采沃

雨涵/石涛(德新社、法新社)2015年2月18日

乌克兰总统发布消息称,大部分政府军已经撤离了战略重镇杰巴利采沃。西方则指责亲俄分裂势力破坏明斯克停火协议。在美国,是否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武器的讨论又被重提。而俄罗斯则对此作出了明确警告。

Ukraine ukrainische Soldaten verlassen Debalzewe
图像来源: Reuters/G. Garanich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Petro Poroschenko)周三中午证实说,乌克兰政府军正在从战略重镇杰巴利采沃有序撤离。波罗申科透露,80%的军队已经携带装备撤出了该地区,剩余部队也将跟进。乌克兰总统还强调,政府军士兵已经完成了保卫杰巴利采沃的职责,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暗中支持的“流氓团伙”以及“分裂分子”的真面目。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j Lawrow)则在莫斯科表示,除了杰巴利采沃,其他地方都切实遵守了停火协议。他还说,部分地区已经做好准备撤离重武器。

综合各通讯社消息,亲俄分裂势力目前已经基本攻占杰巴利采沃(Debalzewo)。分离势力代表对外界表示,如果政府军士兵投降,就可以回家;如果在战斗中被俘,就只能等待双方交换战俘。分离势力自称已经开始从顿涅茨克地区撤除重武器,“以展现诚意”;同时他们也要求政府军同样撤除重武器。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呼吁乌克兰政府军离开这座战略重镇。他周二在匈牙利访问期间表示,"乌克兰当局不应该阻止那里的政府军士兵缴械投降",这样上周达成的停火协议还有可能得以实施。普京还强调,不能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冲突。周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在纽约一致通过了一份决议,呼吁冲突各方尊重和遵守在明斯克达成的停火协议。这份协议草案是由俄罗斯提交的。

乌克兰总统周三中午飞赴前线。登机前,他透露政府军正在撤离杰巴利采沃图像来源: Reuters/Mykhailo Palinchak/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

停火名存实亡

杰巴利采沃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即使在上周日凌晨停火协议生效期限开始之后,这里的战火硝烟也始终没有停止。据信有数千名乌克兰政府军士兵被围困在这里。乌克兰政府和亲俄分裂势力各自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周二,在激烈的交战之后,叛军已经基本上占领了这一要塞。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已经在向乌叛军提供武器。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Petro Poroschenko)呼吁国际社会尽一切努力,维持明斯克停火协议的实施。

普京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表示,杰巴利采沃的战事从一开始就是可以预见的。他还表示根据莫斯科方面掌握的信息,总体上看,乌克兰东部的战争激烈程度已经有所减缓。

西方指责俄罗斯

据法新社消息,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指责俄罗斯和亲俄分裂势力要为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的崩溃负责。华盛顿当地时间周二,在拜登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进行电话会谈之后,白宫方面发表声明称,叛军在杰巴利采沃城内外与俄罗斯势力协同作战,侵害了停火协议。拜登还警告,如果俄罗斯继续无视明斯克协议的话,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拜登和波罗申科共同声明,欧洲安全合作组织的代表团已经证实,停火协议已经遭到破坏。据悉,波罗申科在电话中再次要求西方向乌克兰政府供应军火。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各方停止冲突图像来源: Reuters/Carlo Allegri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鲍尔(Samantha Power)在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上写道,俄罗斯一方面起草解决乌克兰冲突的联合国决议文件,另一方面由俄罗斯所武装的叛军却继续占领杰巴利采沃。

美国总统奥巴马面临更大压力

据德新社报道,两名美国参议员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对俄罗斯作出了"不可饶恕"的妥协退让。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John McCain)和格拉厄姆(Lindsey Graham)周二在华盛顿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写道:"七十年来,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在美国总统的默许下,第一次让一个欧洲主权国家遭到分裂。"他们指出,在俄罗斯及其"代理人"激化东乌克兰冲突加剧的同时,还紧紧抓住一个已经失败的停火协议不放,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两位参议员再次呼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且追加针对俄罗斯的制裁。

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周三再次警告西方不要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武器。拉夫罗夫指出,杰巴利采沃一地的局势不应该成为整个和平进程的阻碍。

德国"明镜在线"发表驻华盛顿记者的报道指出,奥巴马因为乌克兰危机在国内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美国正在陷入战争的漩涡。作者认为,针对是否向乌政府军提供武器的争论,在美国将会重新活跃起来。然而如果真的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一场代理人战争,"那么输的一方肯定是美国"。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