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冲突

乌军坚持战斗 莫斯科指责基辅禁止士兵投降

2022年4月17日

当地时间周日清晨6点,俄军向仍在马里乌波尔战斗的乌克兰政府军发出劝降,要求后者立刻放下武器。不过,在最后通牒发出数小时后,乌军并未投降,俄军也恢复了对当地乌军的空袭。如果马里乌波尔落入俄军之手,乌克兰便丧失了全部亚速海岸线。

俄军称已经基本控制马里乌波尔
俄军称已经基本控制马里乌波尔 图像来源: Sergei Bobylev(TASS/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 乌克兰军方周日清晨(4月17日)的一份报告则称,俄军对马里乌波尔的空袭仍在持续,在海港附近"也有突击行动"。稍早前,俄罗斯方面表示,俄军已经清扫并基本控制了马里乌波尔市区,星期六只剩一小部分乌军士兵仍然驻扎在一座大型钢铁厂内。未经核实的俄方消息称,钢铁厂内大约有2500名武装人员,其中包括数百名外籍雇佣兵。 

俄罗斯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鉴于亚速钢铁厂(Azovstal)形成的灾难性局势,俄罗斯武装力量出于纯粹的人道主义原则,从2022年4月17日6时起向(乌克兰)民族主义阵营以及外国雇佣军武装分子提供停止任何敌对行为、放下武器的机会。所有放下武器的人将被确保生命安全。"声明强调,守卫钢铁厂的武装人员可以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前离开工厂,但不得携带任何武器及弹药。后来这一期限被进一步延长到中午13点。“如果守军继续抵抗,就会被全部消灭。” 

基辅方面并没有对俄罗斯国防部的这份最后通牒做出回应。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里亚尔 (Hanna Malyar)周日上午强调,马里乌波尔的乌克兰守军仍然坚守阵地。她赞扬守军是"保卫乌克兰的盾牌",因为遭到围困的他们牵制了大量俄军,导致后者无法去进攻其他方向。马里亚尔预计,俄军接下来有可能对马里乌波尔市的剩余乌军发动两栖登陆作战。

亚速钢铁厂被称为马里乌波尔最后的堡垒 图像来源: Alexander Ermochenko/REUTERS

马里乌波尔战况惨烈

过去几星期中,交战双方围绕亚速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进行了惨烈的争夺。如果确如莫斯科所说,俄军控制了马里乌波尔市区,便意味着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首次有大城市落入俄军之手。

俄国防部在最后通牒中提到的亚速钢铁厂近期被称作城市堡垒。它位于一片毗邻海岸的工业园区,占地超过11平方公里,包含大量的建筑物、高炉、铁轨。交战期间,乌克兰守军包括了乌克兰海军陆战队、摩托化步兵、一个国民警卫队旅以及具有一定极右翼色彩的民兵组织"亚速营"。至于有多少人守卫亚速钢铁厂,则并没有确切的消息。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俄军已经"完全清除"了市区的乌军武装人员,并且包围了亚速钢铁厂的"残余力量"。俄方称,截至4月16日,乌军已经在马里乌波尔市损失了4000余人。

如果马里乌波尔完全被俄军控制,就意味着乌克兰丧失了亚速海出海口 图像来源: Leon Klein/AA/picture alliance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媒体表示,马里乌波尔的情况"非常艰难","我们的士兵被围困、伤员被围困,那里正发生人道主义危机,但是他们仍在自卫。"他指责俄罗斯"故意要消灭马里乌波尔市的所有人"。他强调乌克兰政府与马里乌波尔的守卫者保持联系,但并没有回应俄军"已清除市区乌军"之说法。

泽连斯基还表示,假如马里乌波尔的乌克兰守军被完全消灭,乌方就会终止一切形式的对俄谈判。

乌克兰总理什米加尔( Denys Schmyhal)透露,截至周日傍晚,马里乌波尔仍然没有被俄军完全占领,当地乌军士兵“将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专访时说,当地还有约10万平民也遭到了包围,面临缺水缺粮断电停暖的困境。 

俄罗斯国防部则指责基辅方面“禁止马里乌波尔守军向俄军投降”。

俄军远程打击乌克兰城市

此外,据乌克兰媒体报道,首都基辅市发生了爆炸。但基辅副市长波沃罗兹尼克(Mykola Povoroznyk)则反驳说,防空系统阻挡了俄军的袭击。此前,俄军宣布要加强对乌克兰部分城市的远程打击,以报复"破坏行动"以及"恐怖主义行径";俄方并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哪些"破坏行动"。基辅和莫斯科方面均证实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沉没的消息。

乌克兰军方还报告称,从白俄罗斯起飞的俄军飞机向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的大城市利沃夫发射了巡航导弹,四枚巡航导弹被乌克兰防空系统击落。作为难民以及国际援助的枢纽,利沃夫至今未受到明显的破坏。

目前,俄罗斯已经将主攻方向调整为乌克兰东部。如果马里乌波尔被俄军完全控制,就意味着顿巴斯地区分裂势力以及俄罗斯控制了整个亚速海沿岸,顿巴斯与2014年被俄吞并的克里米亚之间将出现一条陆上通道,乌克兰控制的海岸线将被压缩到克里米亚半岛以西的敖德萨一带。而敖德萨目前也是俄乌双方的重点区域。

(路透社、美联社等)

从1941到2022:地下隧道寻庇护

02:0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