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二氧化碳是福也是祸

2011年6月23日

气候“杀手”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是坏东西。没有它,地球上也就没有生命。但是,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太多,就有害于生命。所以,二氧化碳有害,在于他的排放量过多。

+++CC/michaelroper+++ am 3.1.2004 aufgenommen im mai 2011 geladen Lizenz: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deed.de
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相反,人类吸入植物吐出的氧气图像来源: CC/michaelroper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产生的温室效应覆盖在地球上,防止地表温度散发而导致地球变冷。地球上如果没有由此形成的生物圈,也就不可能有生命。动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并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则需要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释放氧气。如果一切比例适当,整个系统便会运行正常。

化石燃料使循环受到破坏图像来源: KfW / Thomas Klewar

人类打破了自然的平衡

然而,自然和谐的循环被破坏了。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PIK)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格尔斯滕加尔贝(Friedrich-Wilhelm Gerstengarbe)说:“自从工业化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了。”气温也明显上升。原因不仅仅在于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对自然区域,尤其是森林面积的破坏,也打破了自然循环的平衡。因为森林等自然区域在其数千年的历史中,储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它们的毁灭造成了短时间内数十亿吨温室气体的释放。

自然循环变成了恶性循环

其后果是严重的:自然的温室效应被人为加强,造成全球变暖。被毁坏的自然区域既不能继续为动植物提供家园,也不能储存二氧化碳。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森林和气候专家顾恩诺拉•卡勒特(Guenola Kahlert)对此甚为担忧:“对气候变化而言,砍伐森林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5%来自对森林的破坏。相比之下,交通工具排放的比例就要小得多。

卡勒特负责印度尼西亚一个保护泥碳林的项目。她说:“每年有2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于对这一地区的破坏。”这相当于全球使用化石能源造成排放的8%

“农业战线”为气候变化推波助澜

空空如也的平地,过去这里是一片森林图像来源: CC/RAN/David Gilbert

所谓破坏,主要是利用砍伐和放干泥碳林,为生产芭蕉油、大米和玉米开辟耕地。顾恩诺拉•卡勒特批评道:“人类有需求,便把林地占为己用。这是以气候为代价作出的政治决策。”要明白这种行为的后果,必须考虑到整个效应的尽头。但是,显然这样做的人不多。

这位“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所指的不仅仅是印度尼西亚雨林的状况。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对森林的破坏也势如破竹。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在亚马逊地区,过去10年里平均每分钟就有相当于四个足球场面积的雨林消失。而南美洲北部的这一大片地区又恰恰对全球气候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植被和大量的水资源不仅可以防止气候变暖,而且可以储存大量二氧化碳。据专家估计,这里树木和地下储存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10年的排放量。由于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损失尚未计算在内。

洪都拉斯约罗省的干旱林图像来源: CC/Lon&Queta

热带干旱林区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则不易遭到破坏。尽管如此,气候变化对干旱林区也并非毫无影响。虽然干旱林是适应变化的能手,要挺过一连几个月没有雨水的旱季,但是,它们面对气候变化还是无能为力。由于温度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旱季延长。如今,人们认识到了赞比亚西部干旱林区对气候保护的重要性。在德国的援助下,隆加河以西的干旱林区被辟为保护区。通过保护林区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希望每年能够吸收1300万吨二氧化碳。

依靠水滴石穿还是进行排放交易?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气候图像来源: CC/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Jeff Walker

尽管速度有限,还是能够看到气候保护的进展。“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顾恩诺拉•卡勒特说:“虽然不能抢救所有的森林,但至少可以保住那些对生物多样性、对气候保护和人类重要的林区。”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科学家格尔斯滕加尔贝则提醒人们抓紧时间:“时间紧迫。如果依然这样下去,那么现在可以看见的破坏,只是将要出现的一个前兆。”他要求建立减排二氧化碳的激励机制。根据这个机制,将确定排放总量,以达到2050年气候变暖不超过2度的目标。而排放总量则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到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工业国家可以向排放少的国家购买排放权。格尔斯滕加尔贝说:“ 这对双方都有利,尤其是对地球有利。”

作者:Po Keung Cheung

责编:当远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