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 Klima
2009年11月16日世界已经很难再承受得起一遍又一遍的意向性宣言和陈词滥调,世界气候正在面临全盘崩溃,即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亚太地区的领导人举行了一次峰会,而这个地区承载着世界经济的希望。但是,会议结果乏善可陈,与会国只泛泛地承诺要为全球经济经济复苏而努力,并且可怜地承认,在12月份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不可能就一个全面的、世界范围内具有约束性的气候保护协定达成共识。峰会宣言中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只会出台另一个意向性声明,而有约束性的协定会推迟到未来的某个时候。从新加坡传达给世界的信息是,他们只想集中精力做能做的事,而不让不现实的东西来分散精力。这无疑是一纸证明他们无能的证书。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最后一次大型峰会。亚太地区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在新加坡错过了为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准备一份后续协定的机会。本来,亚太经合峰会应该发出的是给哥本哈根大会带来突破性进展的信号。不仅美国这个世界最大工业国在场,最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出席了峰会。日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众多亚太地区国家也本应该为阻止世界气候变化而作出实质性贡献。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国家生活着40%的世界人口,大约一半的世界贸易在此进行,差不多60%的对气候有害的温室气体也是从这里排放的。
但是,美国政府不想为气候保护而限制自己的国民,这样的限制也可能让翘首企盼的经济复苏延迟到来。中国、印尼或者亚太经合组织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也不想冒错过追赶工业国家机会的风险。各国都在气候保护上冒险,而气候的风险威胁的是未来的几代人。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未来的几代人将真的要承受洪水滔天的后果,沿海地区将不适合人类居住,数百万人将被迫迁居,众多岛屿国家将被淹没。特别是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面临更大的危险,而亚太经合组织正应该是对这一地区负有更多的责任。
气候保护和哥本哈根大会的前景不被看好。所以,这就不奇怪世界上192个国家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要参加哥本哈根会议,奥巴马也还没有表态。
如果一个会议还没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就不会有谁有兴趣参加。但是,各国领导人并不因此而被免除了责任。
作者:Bernd Musch-Borowska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