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和动物区别何在(系列之二)

2007年3月4日

有些人听了可能觉得不舒服,但是从生物分类学角度来说,我们现代人也属于灵长类动物,和猩猴同伍。为了确定我们和它们到底有些什么共同之处、又有哪些天壤之别,科学家们现在也开始研究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的哪些特性是天生的。为此,比较两者后代的行为便是最有意义的做法。本文是德国之声有关灵长类动物研究最新动态的系列报道第二集。

不知是人类才会笑图像来源: Bilderbox

笑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共有天性

亚松戈开心地咯咯笑着。亚松戈是一只年幼的倭黑猩猩,只有18个月大,生活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动物园。它无忧无虑,最喜欢饲养员挠它脚底的痒痒。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天生都具备笑的能力。然而,详细对比研究这一特性却绝非易事。人类的笑有多种多样,和人的各种情绪息息相关,科学家们可以非常详细地探讨其间的关系。但是灵长类动物什么时候笑、为什么笑的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德国汉诺威大学的齐默曼女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决定从挠痒笑开始着手研究,因为这种笑是下意识的、本能的反应。无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灵长类,被挠了痒痒,都无可救药地发笑。齐默曼介绍说:“然后你就可以研究在笑的过程当中,笑声所表达的东西和人类的有什么差异。我们利用这种比较法,研究了幼年的倭黑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和大猩猩的挠痒笑声和人类幼儿的挠痒笑声有什么区别。我们发现,在声响表达方面,幼年灵长类和人类幼儿有些可以比较的地方。”

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不仅都会因为挠痒而发出笑声,而且,看来两者都需要有一定的信任感才让挠痒。齐默曼继续介绍说:“被挠痒的灵长类必须和挠痒者相当熟悉才行,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挠的,否则就不会引起它发出挠痒的笑声,做出玩乐的表情。因此,在护理人员和被挠痒的动物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特殊的亲近关系、信任关系才可以引起动物的笑声。”

这个结果表明,被挠痒的时候发出笑声显然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共有的天性。

黑猩猩新生儿也具备自发性微笑

为了了解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究竟有哪些特性是天生的,研究人员也比较了两者的新生儿。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中心的主任松沢哲郎是这一方法的开拓者之一。这位灵长类学者悉心研究了新生儿的所谓“自发性微笑”现象。他介绍说:“人类新生儿在出生后1到2个星期内,脸上会开始露出笑容,学术上称之为自发性微笑。做父母的看到,当然喜笑颜开,非常高兴,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时新生儿的眼睛是闭着的,它的微笑也不是冲着父母来的。这种微笑是自发性的、不由自主的微笑,是机械性的。就是一些噪音,比如说拍手的声音,也会引起婴儿的自发性微笑。这表明,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下,人类的新生儿明显地很容易露出笑容,意味着微笑是天生的。”

在野生环境下研究黑猩猩是否也具备这种自发性微笑是不可能的,因为研究人员不可能足够地靠近黑猩猩的新生儿,尤其是不可能连续长时间地靠近。因此,松沢哲郎选择了京都大学养殖的黑猩猩群体作为替代,对其中的三对母子进行了观察。他介绍说:“我们利用红外摄像机,夜间也能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表情。现在我们得到了证据,证明黑猩猩也具备自发性微笑。也就是说,新生儿的自发性微笑并不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婴儿长到两个月左右的时候,自发性微笑就会消失,由反应式的社会性微笑所取代。黑猩猩也一样,也会发展出一种社会性微笑,只不过远没有人类那么明显而已。这一结果并不出乎学者的意料。松沢哲郎表示,毕竟,微笑是人类互相交流沟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对黑猩猩社会来说,微笑的意义却远远没有这么重要。

社会学习能力是什么?

另一个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共有的特性是所谓的社会学习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而且是从小学到老。这也是一个社会何以得到发展的原因:一个群体形成了一个习惯,然后是小的模仿老的,使这个习惯在该群体中代代相传,延续下去。比如说,有些黑猩猩群体是用石头砸开坚果,取出果仁吃的,但是另外一些黑猩猩群体却不会这样做。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非人灵长类具备的某些习性可以说是相当奇怪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怀藤(Andrew Whiten)就介绍了南美洲有一群不同寻常的卷尾猴,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习惯。他说:“这些卷尾猴喜欢把手伸到同伴的嘴里,或者把手指伸到同伴的鼻孔里,或者是反过来,把同伴的手指插到自己的鼻孔里。然后静坐在那里,似乎进入某种恍恍惚惚的发功状态,看上去相当神秘。我们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做,但是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做法在这个群体中非常普及。”

尽管怀藤一方面非常好奇地想知道为什么,比如说为什么卷尾猴会有这种神神叨叨的举止,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更想了解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究竟是怎样学会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的。因此,他仔细研究了人类儿童和幼年黑猩猩的学习过程。他介绍说:“我们有很好的数据表明黑猩猩有的时候会模仿它们所看到的事物,但是人类儿童看上去总是会更进一步,会引伸一层,而且模仿得也勤奋一些。出于工作原因经常和小孩儿打交道的人看到这一点,就会把小孩儿说成是过于喜欢模仿。对我来说,对这种行为的某种简单概括就是我们人类是这样一种社会群体,我们倾向于随大流。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因此就有了一个可以遵循的很不错的大致行为标准。他们观察成年人的行为,自愿模仿成年人的一举一动,然后说不定以后还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假如开始模仿得不完全正确的话。”

怀藤将来准备进行的试验之一是比较研究幼年的人类和黑猩猩都是怎样学会使用工具的。就幼年黑猩猩而言,怀藤已经发现了在雄性和雌性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黑猩猩女孩儿耐心地、孜孜不倦地从母亲那里学习如何使用细长的树枝掏蚂蚁吃,而黑猩猩男孩儿放在这件无聊事情上的注意力却非常地短,他们情愿在树丛里乱蹦乱跳、互相打闹一团儿。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