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从里约到米兰-世界气候大会小史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2月2日

第九届世界气候大会正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世界气候大会的历史是就一部雷声大雨点小的历史,会议谈判的目标越具体,达成的协议就越缺乏约束力。

米兰世界气候大会会标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即里约地球峰会)上,地球上154个国家的代表首次聚在一起,寻找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答案,其中主要是紧迫的环境问题,南半球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和贫困问题。会上,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大会充满了乐观的气氛,会议发出的一个里程碑式信号就是发达工业国明确承认,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无节制的工业化造成的。这些发达工业国家大张旗鼓地作出承诺,要首先解决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问题。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带来了全球性气温变暖高,而气温升高导致了海平面上升、地球沙漠化、冰川溶化、易产生风暴和洪水泛滥等严重后果。这次里约峰会上,地球上的多数国家首次认真听从了科学家的警告,认识到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工业、交通和私人消费。

1995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在柏林召开。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主义者看到了希望:德国承诺到2005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5%。德国政府的这一主动承诺将了其它工业国一军。1997年,有16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在日本召开,会议缔结通过了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该议定书规定,40个最发达工业国家必须要到2010年时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数)减少5.2%。协议明确表示发展中国家和“门槛国家”不受这一约束,以保护这些国家的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经济。

但是,人们注意到:协议规定的目标越具体,留下的退路与回旋余地就越多。协议规定,这些国家不必一定要仅仅在自己的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通过使用污染小的发电厂和更好的房屋绝缘技术,而是可以通过扶持贫困国的生态项目来抵当本国的排放指标,例如热带森林再植工程等。围绕什么项目可以计算进排放指标的问题,各国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

2000年在海牙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美国拒绝接受京都协定的条件,并随后退出谈判,澳大利亚也紧步其后退出了谈判。美国的行为使得京都协定面临流产的危险,因为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5%。2001年在摩洛哥马拉卡什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与会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结束了关于实现京都协定目标的谈判。谈判没有美国人的参加,同时也保留了很多例外规定和逃脱义务的“后门”。专家认为,掺了水的京都协定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只会使排放量不再上升。

此后,俄罗斯的立场也开始动摇,莫斯科迟迟不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俄罗斯的立场至关重要,因为协定规定,只有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55%的国家签字,议定书才有效。目前,已经有119个国家在议定书上签了字(其中包括德国),但是这些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和只占世界总量的44%。俄罗斯知道自己的签字的分量,因此普京总统少不了借此机会讨价还价。

目前正在米兰举行的第9届世界气候大会仍然走不出京都议定书的僵局。欧盟国家仍然扮演着大气保护领头羊的角色,而俄罗斯的举措将至关重要。世界气候大会举办了9届之后,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在上升。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