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以黎人员交换在科隆走完第一步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29日

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民兵之间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人员交换今天在德国西部城市科隆机场顺利进行。德国在这一人道主义事件中成功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尽管如此,中东冲突并未出现彻底转机。请看德国之声记者彼德.菲利浦就此发表的评论。

此次获释的四位以色列人中唯一的生存者:Elhanan. Tannenbaumd图像来源: AP

德国联邦总理府情报协调员恩斯特.乌尔劳可以放心了,经过历时3年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民兵之间交换人员的计划继去年11月失败后,今天终于得以实现。可以说,这一交换是不对等的:三名以色列死者遗体和一名活人对434名阿拉伯人和一名德国人。这一交换并不意味着中东地区暴力活动的终止,耶路萨冷新近发生的袭击事件表明了这一点。然而无论如何,这是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只要双方手中还拘押着对方的人员,就不可能出现缓和的契机,因为很明显其中一些人是人质。

在德国科隆/波恩机场进行的人员交换以及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在押人员的行动当然只是这一平常根本没有人道主义行为的地区发出的些许人道表示。这一行动对于停滞不前的和平进程不会产生更多的效力。德国人对这一形势应有足够的认识。虽然德国对人员交换行动进行了很多调停、提供了很多帮助,但这不意味着柏林将在中东地区投入更多的政治精力,更不会成为和平进程的调停人。

德国扮演的角色将继续局限于提供援助。德国与中东冲突各方均保持着良好关系。因此,各方的信任令柏林在调停类似事件时游刃有余。此外,柏林还和德黑兰保持良好关系,乌尔劳在执行人员交换调停使命时显然多次造访德黑兰,涉及的范围远远大于真主党民兵和以色列人。虽然以色列与伊斯兰国家伊朗之间存在很深的敌对情绪,但双方都对通过中间人建立最基本的联系感兴趣。伊朗试图籍此查找几名在黎巴嫩的外交官的下落,而以色列则想搞清另外4名失踪者的命运。

人员交换的第二步将在4月底前完成,以色列将释放更多的在押人员。也许此举会让中东冲突各方明白,不管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迄今为止所走的路是行不通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而许多事实也表明,暴力活动的怪圈始终未能打破。即便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来自贝鲁特和特拉维夫的飞机抵达科隆/波恩机场与耶路萨冷袭击事件之间仅仅相差45分钟。在中东地区,理智与疯狂仅相差一步之遥。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