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献给普京的圣诞大礼
2011年12月27日12月24日,圣诞前夜,俄罗斯反对派选择这天,举行主题为"要真正的大选"的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这是继12月4日和12月10日的集会游行之后,俄罗斯人民再次对普京操控的独裁政府发出抗议之声。
上百城市一起行动
俄罗斯内务部承认,首都莫斯科参加游行者超过3万人,媒体7百余家。游行参加者说,实际人数超过了13万人,这是俄罗斯自2000以后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游行队伍绵延数公里。一家剧院的观众说,他们去剧院看戏,竟然吃了闭门羹,原来剧院的演员都去游行了。
笔者曾电话连线游行队伍中的一位大学生谢尔盖,这位'网络一代"称:"我不同意杜马的大选结果,就来参加游行了。我们一直要游下去,直到政府学会尊重我们,直到我们期待的民主到来。"一位名叫柳德米拉的快餐店售货员对笔者说:"你必须得讲出你的公民观点,参加真正的选举,走进国家的命运中来!"还有一位参加过苏联"八一九事件"大游行的老人说:"这次游行让我想到了那次游行。"
俄罗斯其他城市,如圣彼得堡、爱伦堡州、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和滨海边疆州等地也发生了不同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当地游行示威者还提出了解散当地议会,要求直选州长和市长,并且调查官员犯罪等政治诉求。
圣彼得堡的游行也值得一提,普京恩师、圣彼得堡前市长,已故的老萨博恰克的女儿克谢尼娅·萨博恰克在集会上号召建立"俄罗斯公民党。"众多党派和社会团体参加了圣彼得堡的集会游行,其中包括"正义俄罗斯"、"苹果党"、"团结一致"、"圣彼得堡维权委员会"等多个重要政党和组织的代表。24日,伦敦的俄罗斯大使馆周围,也发生了大约100多俄罗斯侨民参加的示威游行,组织者是俄罗斯维权机构"请大声说!"。
发表公开信与政治诉求
此次游行,俄罗斯文艺工作者,包括作家、演员和记者等,向梅德韦杰夫和普京递交了公开信。信中呼吁建立公民社会:"我们并非在号召莫斯科人支持各种党派,领袖人物或者他们不喜欢的口号,而是希望他们走上街头,表明公民的观点和立场。"公开信还特别强调,希望政府在游行示威期间不要调遣军队进驻莫斯科。因为这会伤害公民情感,从而招致政府与民众关系走向负面。军队不能控制任何事件,只能导致流血。这说明大会的组织者,不仅理智,而且经验丰富。事后证实,维持游行秩序的是警察而非军人。
游行发起人之一的反对派领袖涅姆佐夫认为,假如这次游行不达目的,那么他还将在2012年2月继续举行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因为2月是俄罗斯总统大选的关键期,他很希望游行影响大选进程。
大游行组委会向当局提出了五项诉求:第一,释放政治犯;第二,取缔杜马大选结果;第三,选举委员会主席丘罗夫辞职并接受调查;第四,接纳注册所有反对党;第五,不晚于2012年2月制定关于党派的民主立法。
反对派政治家与公民社会团结一致
12月24日的游行完全是针对克里姆林宫对12月4日和10日的两场游行施压的回应。22日总统梅德韦杰夫承诺调查大选舞弊,提出政改方案,而普京继续放风弹压民意。公众认为他们是在演"双簧"。 24日的大游行如期举行,可谓"一石两鸟"。
莫斯科示威者将集会和游行地点选定在萨哈罗夫院士大街,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图--前苏联氢弹之父物理学家萨哈罗夫院士,70年代末因上书苏联当局谴责入侵阿富汗,要求民主改革而遭到流放,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莫斯科民众选择以他命名的纪念大道举行集会,更加突出反对普京集权专制和争取民主的强烈意志。
圣诞前夕大游行有众多俄罗斯政治家参与,有前俄罗斯副总理,著名反对派领袖涅姆佐夫、"苹果党"党魁亚夫林斯基、前财政部长库德林、前总理卡西亚诺夫、普京恩师的女儿克谢尼娅·萨博恰克、"俄罗斯选择党"党魁弗拉基米尔· 雷日科夫以及"正义俄罗斯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伊利亚·波诺马列夫等。他们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彰显了反对派空前的合作,一致反对普京独裁的立场和共同争取民主的信念。
舆论认为不能小视库德林等前政府官员的参与。俄罗斯从来都有政治家倒戈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有宫廷政变和马路革命的传统。此次库尔德林凭借他担任普京政府十年内阁部长的经验,走上街头,号召反对党选出代表,向政府提交请愿书,已然开始扮演反对派军师的角色。他还预言,任何敌视反对派诉求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俄罗斯革命。他强调,俄罗斯需要一个办实事的议会,因此,杜马必须重新选举。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认为,总统大选的日期应推迟至2012年4月末,以便利用这段时间更新选举法,使选举变得真实和自由。
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虽然不能到场参与集会游行,他却在通过媒体转告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与民众心连心。戈尔巴乔夫还对游行组织者之一的雷日科夫说,他虽年迈不能前来参加游行,可是他要表达自己的心愿:俄罗斯需要真正的民主,不需要沙皇和独裁者。
游行示威组织者,补充了"组建联合选民调查团调查大选舞弊和号召国家民众2012年3月4日不给普京一张选票"两项新提议,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响应,表明俄罗斯公民社会虽然备受压抑,当却仍然在顽强地生长和发育。
作者:孙越
责编:达扬
作者介绍:俄罗斯问题学者,曾任香港《亚洲周刊》驻俄罗斯特派员(1991-2001),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报》记者。1990年获得中国戈宝权外国文学翻译奖俄语一等奖,2005年获得俄罗斯国防部军事文学翻译荣誉奖。2008年获得俄罗斯皇家协会最高奖"圣尼古拉金质勋章"大奖。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