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环保人士面临的窘境

2014年6月23日

中国的江豚是比大熊猫更稀有的物种,多个组织致力于保护江豚。数月前,几名参与保护活动的渔民被指控恐吓勒索,此一事件突显出中国环保人士所面临的众多不确定性。

Schweinswal im Jangtsekiang
图像来源: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目前的江豚数目不足1000只。江豚是一种类似海豚的哺乳动物,身体为灰黑色,浑圆的头部天生带着一张笑脸。如今江豚正在长江及周围水域中挣扎求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江豚是群居动物,而且"能像孩子一样辨识人类情感","它们是长江中最后存活着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是对长江水质恶劣状态的一种警讯"。

郝玉江指出,长江江豚的数量正急剧减少。他认为主要的原因为过渡捕捞,渔民有时甚至使用电捕鱼法。其它重要原因还包括工业污染,以及采沙船将动物困于船体的螺旋桨中。

中国环保人士致力于保护江豚(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国政府已承诺保护仅存的江豚,但环保人士指责地方当局与当地的工业相互勾结。中央电视台去年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曾播出一段访问,当时长江淡水豚考察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表示,他曾听过当地官员说过:"江豚不好吃,干嘛要保护?"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响应环保的中国民众迅速增加。然而,中国民众保护江豚的工作却窒碍难行,由此可看出基层环保人士在中国所面对的困境。

灰色的身影

渔民刘波(音)穿着桔色的救生衣和印着"江豚保护协会"的外套遮雨,他正视察着洞庭湖诺大的河面,每日他都会在此巡视江豚的情况。当浪波间出现一抹灰色的身影时,刘波的脸上露出了兴奋之情。"这里有一只!"他站在红色小船的边缘,手指着水面。

"看到江豚时,感觉就像我们做到了某些事情。"他如是说。

34岁的刘波与其他渔民在2010年组成了协会,观察江豚状况,并向地方当局通报违反捕鱼禁令的事例。"几年前,江豚还会围着我们的船,像孩子一样追着我们游。"刘波回忆道。

"我们想确保子孙也能看见江豚。当我年老时,我能骄傲的说,我也曾参与保护工作。"

长江的严重污染威胁江豚生存(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但事情的进展并非平静无波。今年三月,刘波的两名伙伴何大明和李劲松被控敲诈当地渔民而遭到拘留。官方媒体报道称,李劲松"供认"曾向渔民索要1万元,否则将向地方当局举报。

李劲松目前仍被拘留,而何大明则为网上追逃人员,留下妻子陈云孤身一人。陈云表示:"他是出于爱心每天照顾江豚,不是为了钱。"

数名地方环保人士对法新社表示,李劲松和何大明是遭到江豚协会会长徐亚平陷害,后者是地方党报人脉广阔的记者,自2011年期接任协会会长一职。徐亚平和何大明之间关系紧绷,去年后者成立了名为"岳阳市洞庭湖水上废弃物清洁志愿服务队"的新组织。

法新社在致电徐亚平的王姓助理时被挂断电话。一名不愿具名的友人则驳斥了指控称,徐亚平是"文化界知名人士,而且是拥有良好人脉的书法家"。

放松限制

虽然所有被视为挑战共产党权威的组织都受到严格禁止,但近年来较少涉及政治领域工作的非政府机构或"公民社会"组织数量则快速增长。去年中国政府放松对非政府组织注册的限制,徐亚平及何大明的组织都因此从中获益。根据官方媒体报道,单是2013年就有19000组织注册。

安徽铜陵市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检查江豚健康状况(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环保人士冯永锋表示,地方政府已通过允许注册支持江豚保护组织,真正的问题源自于各组织之间的纠纷。

多家中国慈善机构近年丑闻缠身,引发业界内的信任危机。分析家将其归究于捐款的减少。据设立于美国的慈善援助基金会(Charities Aid Foundation)数据,去年只有10%的中国人向慈善机构捐款。

《中国公民社会》作者、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卡拉·西蒙(Karla Simon)表示:"如果你看看公民社会在过去10年的发展,其增长相当惊人。"她指出,中国缺乏为慈善机构制定的国家法律框架,使它们容易受到腐败指控。

同伴遭到逮捕后,江豚保护人士刘波开始变得谨慎。当他在洞庭湖发现非法捕捞的行为时,他不再使用真名向当局通报。

"我们的家人对我们说,不要到湖上,因为你会被捕。"他说。"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人不站出来保护江豚,那么就没有人会这么做了。"

来源:法新社 编译:张筠青

责编:李鱼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