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假信息网站赚大钱 专家建议限制广告

Lewis Sanders (Jan D. Walter)
2019年9月23日

一项研究发现,假信息网站靠着广告收入创造了超过数亿美元的收入。尽管有讨论说要建立规章制度,但专家告诉德国之声,这个问题需要针对整个广告产业提出解方。

Deutschland |  Frau hält ihr Smartphone | Berliner Modewoch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Zentralbild/J. Kalaene

(德国之声) 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虚假信息索引(GDI)周一(9月23日)发布的研究显示,约有2万个假信息网站每年创造约2.35亿美元(2.13亿欧元)的收入。

这项研究提到,许多大公司是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透过“程序化广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模式投放了数百万元的广告到误导公众和散布假信息的网站。

GDI计划总监法根(Craig Fagan)告诉德国之声:“假信息背后有不同目的主使者.....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赚钱。”

没有错,长期以来广告收入一直都是某些具有争议的网站得以生存的原因。今年稍早,特朗普前助手,极右翼智囊班农(Steve Bannon)也公开说,广告是许多右翼媒体的主要的收入来源。

经过进一步调查,德国之声发现,被标记为假信息来源的Twitchy和Zero Hedge等网站上有德国大公司的广告,包括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汽车制造商欧宝 (Opel),德国电信 (Deutsche Telekom),德国邮政银行(Postbank)和图书零售商Thalia等。

这些公司大概不知道他们的广告预算成为了假信息流传的资金。这也凸显了目前数位广告生态系统下的问题。

德铁在Zero Hedge上的广告。Zero Hedge被欧盟打击假信息工作小组称作支持俄国外交政策的网站。图像来源: zerohedge.com

什么是“程序化广告”?

数位广告是很大一部份是依靠“程序化广告”的技术投送,也就是透过软件在互联网上买卖广告。根据投资机构Zenith的数据,这种广告投放方式占数位广告支出的三分之二,光在2019年就创造了840亿美元(760亿欧元)营收,到2020年收入数字还会大大提高。

广告公司经常借助Google、AppNexus或Amazon之类的广告交易平台在线上投放广告。这些交易平台是品牌公司和发布商之间的中介,透过复杂的软件来实时买卖数十亿次的露出。

但是,这种生态系统缺乏透明度,行业观察家称其为“比西大荒更荒凉之地”,表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还大大不足。在6月份,英国的数据保护监管机构提到了该行业的主要问题,表示需要做改变来确保“程序化广告”规定与相关法规一致。其中包括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法规》(GDPR)。

英国信息专员丹纳姆(Elizabeth Denham)表示:“许多人不会花时间思考广告是如何出现在他们使用的网页和app上的过程。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大规模的系统。”

图表显示出这些广告中介平台投放到假信息网站上的广告预算。

德国的做法

德国政府在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程序化广告之类的商业模式是有问题的,不应放任不管。

该报告称,以程序化广告为例的自动广告置放会进一步加快社交媒体和其他高风险媒介(high-risk mediums)上假信息的散播。此类假信息可能会产生重大的政治、社会或经济影响。

德国已开始打击网上非法内容,例如仇恨和暴力煽动言论。然而,立法打击假信息是否会违反言论自由仍有争议。政府报告中建议应进一步讨论,在监管框架内,平台运营商,包括广告交易商是否也应该负起责任。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GDI计划总监法根告诉德国之声,只有跨平台的方法才能透过减少广告抑制假信息及背后的资金流动。他说:“我认为现在确实需要业界来推动,才能解决问题.....这是整个广告产业的问题,需要一个针对整个产业的解决方案。”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