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再谈磁悬浮沪杭线:吴总为什么生气?

李鱼2006年6月2日

从今年3月,磁悬浮上海杭州段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立项、进而得到人大批准,此后,人们就不断在媒体上读到有关磁悬浮的报道。开始时有报道甚至说,以西门子-蒂森克虏伯为主的德方磁悬浮财团拿下了修建长达170公里磁悬浮干线的订单。此后不久,包括德国交通部长在内的有关人士又纷纷出来辟谣,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全球唯一的上海磁悬浮路段图像来源: AP

的确,立项不等于拿合同。但立项却给西门子-蒂森带来较好的谈判基础。它可以此要挟对方,如果你不做这个项目,那便意味着,你没有完成11个5年规划派给你的任务,这个角色上海市一定不愿扮演。于是,德方的手里多了一张硬牌。对德方有利的另一张好牌是,计划中的沪杭磁悬浮项目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总体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歇菜的话,有伤世博会全局,有伤上海的面子,这也决不会是中国磁悬浮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祥明的第一选择。


两个本质上不同的磁悬浮项目

吴祥明主任的前一个项目是连接上海浦东机场至陆家嘴的30公里磁悬浮示范线。所谓示范,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全世界头一份。这个项目里,是德国人当家,德国人设计、规划、管理、调式,中国人给的只是地盘,出的是技术上称不上关键的人力。项目经过数年时间终于完成后,德国将全套成果作为产品转给中方,换言之,上海磁悬浮是德国人将项目搬到上海来做,成果由上海接收。经磁悬浮专家的鉴定,上海磁悬浮项目从技术角度而言是相当成功的。但同时,为成功付出的代价也相当高昂。这个项目耗资大约10亿美元,德国一方承担了大约10%的资金。

现在要继续的沪杭磁悬浮项目却有别于前面的上海示范线。它不是全球第一条磁悬浮了,也就不能再示范。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沪杭线上将扮演项目的主要角色,不再象第一个项目里只跑龙套,而是要承担起组织、规划、调动、调试等各类责任,顺理成章的是,德方将退居供货商的地位。


争执焦点不是核心技术转让

从本质而言,沪杭磁悬浮更具商业行为的特点,中国是买主,德国是卖家。不过,经济行为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这里,首先牵涉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技术转让问题。德国不会买空卖空,不会一次性卖掉它的最尖端技术。于是,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随行的交通部长再三声明,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决不会转让。

实际上,这话是说给德国国内大众的,是要安抚一下,告诉他们,德国政府顺应民意,急大众所急,因此在艰难的谈判中,寸步不让,抵挡中方的凌厉攻势。对中国而言,此言纯属多余,所谓的核心技术即磁悬浮项目中的悬浮导向系统(蒂森克虏伯产品)不转让,早已是双方达成的共识。悬浮导向系统是德方的杀手锏,这一技术让磁浮列车以每小时430公里的速度运行,仅浮起离车道几毫米的距离。西门子中国总裁豪斯曼在接受“明镜周开”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技术,估计中国人在5年内即便动用剽窃,也不会成功。

吴总为什么生气?

看来,德中双方在磁悬浮沪杭项目上谈不拢的不是“核心技术”的转让。谈了两个多月,应该早已深入到细节部分。磁悬浮涉及到的是非常综合性的技术,供货厂家也不局限在西门子与蒂森。可以想象,谈判的头绪非常繁琐,而且进展不顺。吴祥明5月底会见到访的巴伐利亚经济与交通部长胡贝尔时甚至表示,如果德方提出的条件太苛刻,这条沪杭线就不会出现了。

吴祥明为什么动这么大的气?估计是作为卖方的德国公司报价过高了。默克尔访华结束时不是说,同中国人谈判非常艰难,但我们要“强硬”对待么。 看来,德国公司在谈判时遵守了这条总理原则。德方,尤其是企业方面,真心实意想把这个项目及早落实,这是他们向全世界亮出的标杆,是成绩的体现。否则,光说,我绘制出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图纸,却不能享用,也换不来金钱,留它何用?

吴祥明生气,跟中方没有料到德国人此次果真会如此强硬有关。中方也想办成这个项目,中央都已经批了,上海不能将花了力气争取来的东西,那么轻易地放弃掉,而且,前期投资也都做了,项目下马无疑是一大败笔。在低估德方的同时,中方对默克尔来访寄予了过高的期待。过去,总理总统访问中国都是带着礼物而来,签订单,划保险,给个经济部或发展部的补贴,都属于礼尚往来的合理部分。中方对此也都习以为常。

只是目前的德国不景气,明年增值税上涨3%,国家财政窟窿越补越大,健康保险、退休金都不在有所保障,老百姓怎么会同意拿税款补贴一个经济腾飞、日渐成为对手的第4经济大国!而没有国家的资助,企业只好将已付的投资,所有的亏损,加上可能是微薄的利润,一股脑加到中方身上。这同中方预期的希望值相差太大,距离太远,因此,虽然没有人希望下马,但下马却是未能排除的真实前景之一。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