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刘晓波获得记者无疆界“人权奖”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2日

致力于新闻自由的组织“记者无疆界”将本年度即第13次“人权奖”颁发给了包括中国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会长刘晓波在内的3名记者。记者无疆界组织希望能够借此奖项提醒人们重视对公众信息权受到侵害的现象。

中国自由作家刘晓波图像来源: Reporter ohne Grenzen

同时接受“记者无疆界”“人权奖”的还有其他两名知名记者,他们分别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墨西哥。本次奖项的评委会一致认为,刘晓波领导的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中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文人组织。笔会主席刘晓波坚信中国媒体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抗衡力量。他为新闻自由不懈努力,为入狱记者和网络异议人士的自由权大声疾呼,在互联网及香港和中国海外报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为此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价。

今年49岁的刘晓波于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来因为参加六四活动而被关押。1996年刘晓波再次提出为六四平反以及自由写作的要求,为此又被判处三年劳教。在获悉自己获得人权奖这样的荣誉之后,刘晓波很高兴,但同时觉得自己身上的任务更重了。他说:“我的努力是在一个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尽量争取新闻自由。”

刘晓波说,为一些因为发表自己观点而受到迫害的人士发起签名活动,是理所应当的行为,应该受到大家的支持。最近中共展开了对一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迫害。公共知识分子指的是具有批判精神和担当更多道义的理想文人。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认为,提出“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实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和人民的关系。虽然刘晓波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南方人物”列出的50名公共知识分子名单上,但文人圈内以及关心时政的地方,刘晓波的名字仍然尽人皆知。上周,刘晓波曾受到北京警方的传讯。在德国之声采访刘晓波的时候,电话老是莫名其妙地被掐断,会莫名其妙地丢掉下文。

随即没有了下文,再一次拨通刘晓波的电话时,他仍不失诙谐地说:“通过这个采访你就知道中国有没有新闻自由了。”

对于记者无疆界组织颁发的奖项,刘晓波认为,这不仅仅是颁发给他个人的奖项,而是颁发给中国所有不顾人身危险坚持自由创作的文人作家。

同时获得记者无疆界组织第一类特别奖提名的还有中国记者程益中。他曾经是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的编辑,因为揭露萨斯和一名大学生被警察殴打致死事件而被秘密拘押五个月。程益中获释之后一直被软禁在家,无法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当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