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加强留德学生与德国公司的“相互利用”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23日

到国外留学始终是今后生涯的重要跳板。对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来说都是如此。所以,每年都有数千名年轻人到德国留学也就不足为奇。5年前,德国开通了一个项目,以电子通讯手段使曾经留学德国的人士更容易为德国公司所用。

10月12日,上海浦东在法兰克福向海归们招手图像来源: DW

目前,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奖学金在德国学习的学生就达7千人。许多在德国获得了学术文凭的人回国后都获得了辉煌的前程。前印度尼西亚总统哈比比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留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否被应用,完全取决于偶然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于5年前开设了ALUMI项目。借助于电子通讯手段建立一个网络,使曾经留学德国的人能够互相建立通信联络,建立地方代表机构,以便能够在全世界的德国公司中寻求到发展的机会。

位于波恩的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为这一项目提供了资助。联邦经济合作部部长措伊尔女士表示,这一项目将使所有参与者受益。

措伊尔部长说:“首先,这是一个促进伙伴国的工作和投入的重要桥梁。这也是增进理解的桥梁。这关系到人们在这里培训期间所积累的经验能够有所运用我们希望世贸组织成员国伙伴能够更好的利用机会,这就需要充分的学识为先决条件。通过这个项目,可使在经济界工作的原德国留学生更容易地与德国公司建立联系,促进投资。这不仅对伙伴国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也使德国经济界受益。从而成为双嬴的局面。”

所谓双嬴就是说,德国公司可以在当地使用曾经留学德国、了解双方文化的专业人才。在文化对话方面,原留德学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AALUMI项目还为促进两种文化交流提供资助。使德国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团结起来,将他们的知识直接传授给本国同胞。德国大学在开罗的建立就是一个例子。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发展合作部负责人希尔韦斯特说:“现在,伙伴国家当然希望为他们培训人才。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地区规划培训项目就为拉美,非洲和亚洲提供了培训项目。被培训者不必再来德国。德国的这种培训办法在全世界得到承认。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用。”

现在,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通过加入网络以及具体的项目或者信息渠道同外国留德毕业生保持着联系。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目标是,让所有在德国完成学业的留学生成为国际文化对话的传播者,政府的顾问,文化的使者,这也符合德国的利益。

(贷鹰)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