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强管制芬太尼原料出口 FBI局长传访华
2025年11月11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五个部门週一(11月10日)发布公告,宣布将美国、墨西哥及加拿大列入《特定国家(地区)目录》,并对向这三国出口的13种易制毒化学品实施出口许可管理,其中包括用来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週一也发布公告,要求企业遵守税法、海关规则、网络法规和外汇管理条例,并呼吁相关单位“出口时应密切关注国际公约、相关进口国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高风险国家的法律法规”。
芬太尼是一种高致命性的合成鸦片类药物,是导致美国民众药物过量致死的主要原因。美方长期批评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芬太尼流入美国的主要产制管道;中国官员则否认美方指控,强调“美国的芬太尼危机不是中方造成的”。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因不满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惩罚性关税,引发北京报复。经过数月谈判,双边紧张局势在上个月特朗普与习近平在韩国釜山会晤后降温。特朗普称,习近平将“非常努力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美方也宣布将惩罚性关税下调至10%。
特朗普在2019年担任总统期间,就曾要求中国管制芬太尼及相关物质;虽然北京配合将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列入管制清单,但随著美中关系跌宕,中国在2022年宣布停止双边在打击芬太尼的合作。20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与习近平会面后一度恢复合作,但在特朗普今年上任后又再度因为关税冲突叫停。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费尔巴布-布朗(Vanda Felbab-Brown)表示:“特朗普政府犯了一个大错,就是完全忽视了中国在2024年与美国的合作,反而强硬对中国征收关税。”
他指出,这种的做法让北京有了谈判的筹码,只要透过重新启动原本就存在的合作措施,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FBI局长闪电访华
路透社本週引述两名知情人士说法报道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帕特尔(Kash Patel)上週曾短暂访问中国,于週五(7日)抵达北京,并于週六和中方官员会谈,内容包含芬太尼和执法问题。
但中国及美国官方均未公布帕特尔访华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週一表示“不掌握你提到的情况”。中国公安部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也未回应相关报道。
中美冲突降温
10月30日,釜山“特习会”达成的协议不仅涉及芬太尼,还包括稀土、中国重新购买美国大豆等。
过去两週以来,北京推出一系列缓和举措,除了同意暂停10月公布的稀土出口限制外,本週也宣布暂停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一年。
今年10月,特朗普政府为了打击中国在造船领域的领导地位,开始对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引来中国以对等措施反制。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