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艺术展”的喜与忧
2012年3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此次德国在北京举办的名为"启蒙的艺术"展览总共吸引了超过45万名参观者。一年过去后,这个曾经在德国备受争议,拥有超过600件展品的展览将于3月31日落下帷幕。最后,由德雷斯顿国立艺术博物馆、巴伐利亚国立绘画博物馆以及柏林国立博物馆派专员组成的组织方于本周五(3月23日)对此艺术展给出了积极的总结性评价。德雷斯顿方面的代表君德哈姆(Dirk Syndram)在北京表示,他本人"非常满意",称这次展览"有潜力"留下长期效应。
由于这次展览的举办地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这里也是1989年政府血腥镇压民主运动的地方,所以有人对此次展览持有保留意见。特别是展览开始不久后,中国政府拘捕著名艺术家艾未未的做法在德国引发了一场关于到底是否应该和独裁者们进行文化交流的讨论。整个展览的参观者人数比预期要低。对此,君德哈姆表示:"我可以想象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来参观。但与其他的展览相比,这次展览的参观人数并不少。而且参观者的平均逗留时间也比预期中的要长。"
不应拥有政治意义的展览
组织者们并不承认这次耗资1000万欧元的展览也具有政治意义。君德哈姆解释称:"我们在这里举办的不是一场布道会式的展览,而是一次艺术和文化历史的展览。这并不是说我个人不承认由于它的举办地设在天安门广场旁边的国家博物馆中而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但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初衷。"本周日,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将使此次展览圆满落幕。德国为此派出了外交部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秘书皮佩尔(Cornelia Pieper)。
一年前,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Guido Westerwelle)在一片争议声中主持了此次展览的开幕式。中国方面曾经拒绝向此次展览的一名策展人史蒂曼(Tilman Spengler)发放入境签证,作家史蒂曼在德国也是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而就在德国外长离开中国后不久,警察就拘捕了艾未未。开始的时候,刚刚建成的国家博物馆并没有为此次展览带来任何优势。在北京的宣传力度不够也使得参观人数并没有达到德国方面的预期。整个项目一度进展缓慢。
启蒙仍将在北京继续
此次展览结束后,与其相关的对话活动将持续进行。墨卡托基金会的负责人洛伦茨(Bernhard Lorentz)在北京表示,与"启蒙艺术展"并列举行的名为"启蒙对话"的系列活动将带着新的题目继续进行下去。洛伦茨介绍称,这种讨论对话型活动将在北京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他对此次为期一年,与展览同步进行的"启蒙对话"系列活动的结果非常满意。称"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成功的对话活动。"相关的5个论坛以及9个非官方的"沙龙"吸引了超过3000人参与。
"启蒙艺术"展的初衷是向人们展示启蒙运动的思想精髓,以及它从18世纪期开始至今对绘画以及艺术革命的影响。占地2700平方米的展览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大师级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版画以及艺术手工品、服装和珍贵的科学研究仪器展示了人类渴望突破进取的决心。参加展览组织工作的柏林国家博物馆馆长艾森豪尔(Michael Eissenhauer)指出,此次展览显示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思想对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巴伐利亚慕尼黑国立绘画博物馆馆长诗兰克(Klaus Schrenk)认为,此次展览"高度扩大了文化交流的视野"。
来源:德新社 编译:任琛
责编: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