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面表示“认真考虑”加入TPP的可能
2011年11月14日
有关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消息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但是在中国,虽然媒体也在头版或者专页刊登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消息,不过有关建立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却不是重点。中国媒体大篇幅地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峰会期间举行会谈以及中国同邻国间的双边关系。《中国日报》大谈中国同越南之间的友谊,却不提越南表示要加入美国倡导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上海经济学者叶檀分析说,华盛顿方面直接在中国大门前积极倡导建立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行动令北京方面多有担忧。“美国经济发展战略要发生大的变化,向亚太地区拓展是可以想象的事情。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在亚太地区的拓展可以解决美国国内就业问题和资源方面的问题。所以美国向亚太地区的拓展会造成美中间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中国也存在战略转移的问题。中国要从出口主导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发展,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中国会放弃国际贸易或者同周边地区的贸易交流。”
在此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召开前,北京方面在评价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时使用了“野心太大”的用词。可以看得出,中国和美国在亚洲地区就“领导权”的角力越来越激烈。多年来中国一直努力扩大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北京方面通过提供投资、发展援助以及签订贸易合同等方式拉近同亚太地区国家的距离。去年中国同东盟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但是这一地区对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军事发面形成一国独大局面的担忧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一些国家乐于看到美国在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经济学者叶檀表示:“中美之间现在是相互博弈的关系。我想,美国无论是汇率、金融市场等问题都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现实,不承认是不行的。但是未来双方会以什么样一种模式存在,这完全取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情况具体怎么样。所以我觉得现在还不能说中国全面挑战美国的权威。”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檀香山发表讲话时说,美国是太平洋的一个强国,“我们到了这里目的是为了留在这里”。奥巴马的这番话对北京方面来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至于中国会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还是竞争敌手,目前还不得而知。
上周六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宣布,美国已经同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智利、秘鲁、新西兰、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在内的8个国家就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基本框架达成一致。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说,如果中国受到邀请将考虑加入该协定。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庞森在亚太经合组织檀香山峰会结束后表示,中国方面认为,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是实现更广泛区域自由贸易的一条可行之路。他说,“中国对于能够加强亚太一体化的各种地区安排都持开放态度”。一直以来,中国都在试图将东南亚国家联盟贸易协定作为达成整个地区范围协定的平行轨道。
作者:ARD 编译:洪沙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