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国在阿富汗成竞争对手
2009年12月19日"印度与阿富汗有五百多年的共同历史,虽然2010年年底之前印度对阿富汗的投资将超过十亿美元,但中国更有效地扩大了自己在阿富汗及整个地区的影响力。中国不把重点放在由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之上,更为重视贸易和投资。2009年4月,中国对阿富汗实施了该国前所未有的最大外国投资。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以35亿美元购买了艾娜克铜矿,矿山位于喀布尔以南五十公里、塔利班控制的卢格尔省境内。"
文章引用一位印度前外交官的话说,中国在阿富汗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接连取得外交和政治成就,而印度因与巴基斯坦为敌,在阿富汗的投入却一次又一次走向失败:
"对德里来说,阿富汗是一个解决与巴基斯坦争执的舞台。而中国则把阿富汗视为石油、天然气和矿物原料的供应国及未来的贸易伙伴。北京的地区战略,尤其在开发重要资源方面,看来更为深思熟虑、更为严密、也更为实际。这一战略与大量投入资金相结合,有利于建立互信关系。
印度与中国这两个未来的超级大国不可避免地要争夺该地区的原料。中国50%的能源靠进口,印度的进口甚至高达70%。但这两个国家知道,加剧竞争将导致原料价格攀升,所以它们今天力争共同获取最重要的能源,至少也要相互协调。"
2002年以来,印度在阿富汗已大手笔地支出了12亿美元,而中国同期内提供的发展援助仅为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但是《世界外交月刊》认为,中国投资的项目更为实用,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的优势:
"在拥有世界第二大铜矿储藏量的艾娜克,中国人不仅将创造八千个就业岗位,而且将建造一个四百兆瓦的发电厂和一个铜熔炼厂,铺设一条直至塔吉克斯坦边境的铁路。此外,他们还要对学校、住宅和医院进行相当大的投资。
这样的投资纲领是中国对外发展援助的典型模式,中国人在中亚和非洲就是这样做的:通过发展经济和由此形成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政治稳定,同时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原料需求。中国驻喀布尔的外交官说,这些投资证明,中国坚信,阿富汗虽然目前还有问题,但长期来看将走向稳定。此外,北京乐于支持处于困境的邻国,希望这样的支持能促进今后双方互利的贸易。阿富汗政治形势的发展将影响该国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但目前看来,中国在阿富汗的投资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赢利。"
摘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