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其父的“社会革命”
2014年4月2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太美好的成功故事往往并不真实。2008年12月警察和士兵占领了第一个里约热内卢的贫民区时,没有费一枪一弹。目前大约300个贫民窟中已经有将近40个得到"解放"。毒贩被迫撤离,另寻毒品中转之所。
但是,在距离世界杯揭幕仅有50天之时,里约奇迹却似乎撞上了现实之墙。世界杯足球赛如同助燃剂,让巴西社会内部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冲突之火越烧越旺。最近发生在科帕卡巴纳海滩的街头巷战凸现出,巴西政府用警察强力镇压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时代已经结束。
希望之后是失望
不无悲剧色彩的是,恰恰是巴西劳工党所领导的政府不得不直面民众的怒火。他们的社会福利计划尽管在过去十年里让上百万人脱离贫困,但在人们社会地位变化的同时,却伴随着巨大的幻灭情绪:许多巴西人不得不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收入增长并不自然而然地意味着更多的公民权利。劳工党号召进行"社会公正革命",最后却引火烧身。
希望与现实之间差异巨大。即便在一些指定的贫民区里新开了拥有海景房的奢华宾馆,受到忽视的贫困街区与权贵城区之间持续数百年的差距依然无法得到克服。贫民区的学校条件极差,缺乏医疗卫生保障。发展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们的期待。
以和平之名的刑讯
更有甚者:谁要是住在贫民区里,就会被默认为是潜在毒贩或街头强盗。这种冷酷偏见的最近一名受害者就是建筑工人阿玛里尔多·德索萨(Amarildo de Souza)。他去年在罗辛哈贫民区被警方"出于无意疏忽"而逮捕,理由是怀疑他是毒贩。数月之后,人们发现这位建筑工被"治安警察"刑讯致死。
"罗辛哈刑讯丑闻"将人们对于这种新型的"公民警察"的期望彻底埋葬。贫民区居民最初曾以为,终于等到了警察能够尊重对待他们的那一天,但这种期待心情现在成为了对于"治安警察"这种新型安保理念的全面排斥。残酷的事实是,在1969年到1985年的军人独裁结束将近30年之后,刑讯逼供依然是巴西警察办案的手段之一。
目前人们并不知道,4月22日在另一个贫民区被发现身亡的一名舞者道格拉斯·拉法耶尔·达席尔瓦·佩雷拉(Douglas Rafael da Silva Pereira)是不是警方非法暴力的又一个牺牲品。但是人们高度怀疑这就是去年7月发生在罗辛哈的悲剧再次重演。追捕涉嫌毒贩的行动每天都可能造成类似德索萨那样的无辜受害者。巴西"治安警察"的成功故事要想成为现实,只有期待奇迹。
作者:Astrid Prange 编译:石涛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