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只会中文并不够

2013年1月6日

无论是拉丁美洲还是亚洲区域研究这门大学课程变得越来越热门。尤其是德国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不过攻读该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否占有优势?

Thema "Regionalwissenschaften China". Bild 2: Schriftzeichen pauken. Beschreibung: Schriftzeichen, Betonungen, Umschrift - Chinesisch lernen ist eine große Herausforderung Die Rechte der Bilder 1-3 liegen bei mir im Auftrag der Deutschen Welle, die Rechte für Bild 4 liegen bei Josephine Kummer bzw. privat, Nina Treude.
图像来源: DW/Nina Treude

(德国之声中文网)当约瑟芬·库默(Josephine Kummer)回忆起自己首次中国之旅,首先想到的词汇就是“文化冲击”。她说:“(那时候)差不多晚上6点钟就累得上床睡觉了,至少需要12个小时的睡眠才能恢复消耗的精神体力。日常生活会出现许多困难,许多事情搞不明白。的确让人震惊。”

尽管如此,库默还是钟爱这个东亚国家。她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中文的学习。她就读于科隆大学,主攻中国区域研究,现在已经大二了。到上海做交流的9个月更坚定了她完成学业的决心。她当时住在一个中国家庭里。她说:“上海有大概有2800万人口,是一座超级大都市,有很多人都讲不同的语言、方言,你什么都听不懂。我开始就没有把目标定得过高,我只是尝试要尽量的融入。我虽然不是明白了每件事情,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不怕说话,去表达自己。“科隆大学学术交流部门的汉学学者普罗伊舍夫(Susanne Preuschoff)说,去中国的德国人会受到文化冲击实属正常。她说:“文化冲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一头扎进去的方式才能得出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我讨厌这里的一切,飞回来; 或者是接受了冲击的洗礼,从此爱上这个国家。“

从1991年起,科隆大学就开设了“中国区域研究“专业。毕竟,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与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合作。不过,学习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研究区域的学者吗?普罗伊舍夫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她说:“我觉得,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只有在之前进行过商业培训,或者是通过实习和工作积攒了资本才能有资格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仅仅掌握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填补这个不足,科隆大学开设了多个副科课程。学生们在主攻“区域研究”时可以选择另外一门专业作为副科。经过多元化课程培训的毕业生可以胜任多个领域的工作。他们可以在经济、发展合作项目或者在媒体领域工作。不过,因为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所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也不得不面对“只是泛泛,并不精通”的质疑。对此,普罗伊舍夫表示:“我能理解这种偏见,因为它的确有着大杂烩的性质。不过以后的生活中,这些知识将成为十分关键的技能,让毕业生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我觉得人们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怕失败。”

对于约瑟芬·库默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她坚信自己会有一个良好的就业情景。她已经做好下一步去南京的计划。毕竟,在中国一年的学业经验是该专业强制性的规定,是所有学生的必经之路。


作者:Nina Treude    编译:文木
责编:乐然

科隆大学汉学学者普罗伊舍夫(Susanne Preuschoff)图像来源: DW/Nina Treude
库默(左三)与寄宿的中国家庭合影图像来源: privat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