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后劳教时代的“社区矫正”

2013年11月29日

不久前结束的三中全会决定废除劳教,此后“社区矫正”成为了热门词,很多人担心这将成为劳教所的包装、变种。对此中国官方表示,社区矫正并非劳教制度的替身。

© Benjamin Haas - Fotolia.com Barbed wire © Benjamin Haas #12607776 Freiheit ard bezirk melk frank china draht eingefangen ergreifung ethnisch festnahme folter frei freiheit gefangener gefängniss getto gruppe häftling insarat jail kampf kommunismus korruption krief landesgericht leute menschlich opfer peoples politisch rebellados rebellion regierungssitz religion republik rotten schmale flügel territorien tiber verloren volksauflauf wand zaun zonaria
图像来源: fotolia/Benjamin Haas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宣布废止后,针对劳教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其中热门词汇之一就包括"社区矫正"。中国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本周五(11月29日)特别对此做出澄清,称"社区矫正"并非劳教所的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权团体对于新形式司法外拘留的担忧。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废止劳教制度。劳教制度可以在不经过法院的情况下,由警方直接对"罪犯"实行最多长达四年的监禁,因此经常被用来打击人权人士和政治活动家。废止劳教在民众中得到了大量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宣布,将改善"社区矫正制度",这引起了人们对社区矫正成为劳教制度替身的担忧。维权律师梁小军此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就曾提醒大家注意"劳教的变种"。

对于人们的担忧,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说,"这种看法是模糊的,因为不太理解我们的现行体制所产生的"。他称"社区矫正"的依据是刑法,对象是法律判决管制的、被判缓刑的、处于假释中的或者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

"其最大的好处是把矫正对象放到他的家庭,放到他熟悉的社会环境内部,然后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帮扶",赵大程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他表示,这有利于矫正对象的思想情绪稳定,让他们得到较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也可以更方便接受"感化教育"。

江苏一女子劳教所(资料图)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关键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实

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的亚洲研究员王玛雅(音译,Maya Wang)称赵大程的回应"令人鼓舞,因为不附带拘留的社区矫正比劳动教养制度要好"。"但我们必须要看在劳教被废除后,这在实践中如何落实。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法律执行常常是个问题",她补充说。

目前人权观察仍然担心,劳改所可能变身为戒毒康复中心。王玛雅表示,戒毒康复中心这样的行政拘留设施仍然可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拘留人们多年。

这位女研究员称,"维稳"这一目标并没有改变,因此取消劳教制度可能导致更多的使用法外拘留系统,比如"黑监狱"

针对1957年出台的劳动教养制度,近年来的批评甚嚣尘上。批评者称,该制度破坏法治规则。中国政府还宣布了其他法律改革,其中包括逐步减少死刑。人权组织曾称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使用极刑都要多,并且批评极刑的秘密执行。

赵大程拒绝透露目前被处死刑者的人数,但表示中国将继续改革死刑制度。"我们认为,随着法治的进展,随着司法系统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稳定的继续加强,我们将在这方面继续取得进展。"

来源:路透社等 综合报道:万方

责编:苗子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