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吴亦凡被判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

2022年11月25日

曾经的流量明星、加拿大籍的吴亦凡因为强奸罪和聚众淫乱罪,被中国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据中国官媒报道,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官员旁听了宣判。

曾经的流量明星吴亦凡(图)如今已成阶下囚
曾经的流量明星吴亦凡(图)如今已成阶下囚图像来源: ChinaImages/ZUMA Press/imago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中国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周五(11月25日)公开宣判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对被告人吴亦凡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附加驱逐出境;以聚众淫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驱逐出境。

法院经审理查明,吴亦凡于2020年11月至12月间,在其住所先后趁三名女性醉酒后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之机,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2018年7月1日,吴亦凡在其住所,伙同他人组织另外两名女性酒后进行淫乱活动。

报道特别指出,“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官员旁听了宣判”。

早于2021年8月就因涉嫌强奸罪被批捕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吴亦凡一直处于刑拘中。据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报道,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凡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2022年6月10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

新华社2021年8月1日曾以“吴亦凡事件给演艺界再次敲响警钟”为题发表评论,文中强调,“吴亦凡事件不应该只是公共舆论的一次‘盛宴’,更应成为演艺界的一次警钟,国内娱乐圈存在的畸形生态该彻底整治了”。

除了中国官方严惩劣迹艺人的表态,《纽约时报》也引用女权活动人士吕频说,“吴亦凡被拘留是中国‘#我也是’运动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她指警方拘留吴亦凡“意义重大”,也说这个例子证明“‘#我也是’运动终于扳倒了在中国有实权的人”。

不过旅美历史学者黎蜗藤在《关键评论网》表示,目前的证据说明了吴亦凡混乱的性生活,但但还称不上是“MeToo”,他从目前有的事证到权力结构关系说明这个案件为何无法被视为“MeToo”运动的原因。

目前中国娱乐圈最知名的“MeToo”运动是2018年,央视前实习生弦子站出来指控知名电视主持人朱军性骚扰。不过,此案在2022年8月尘埃落定,判决驳回弦子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弦子败诉的原判,使得这个女权运动的支持者感到受挫。

吴亦凡案事件来由

北京警方2021年7月31日晚间在微博“平安北京朝阳”通报,“针对网络举报的‘吴某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吴某凡(男,30岁,加拿大籍)因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吴亦凡被刑拘的相关话题当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2021年7月,吴亦凡遭到当时19岁的网红都美竹指控,在她17岁时涉嫌对她“约会强暴”。都美竹还爆料,吴亦凡透过MV选女主角、工作室要签约新人等理由,把女生邀去参加酒局、灌酒后下手得逞。她说,吴亦凡至少还用同样的方式,跟另外7名未满18岁的女生发生性关系。在都美竹爆料后,更多自称受害者的女性也在网上诉说经历。吴亦凡因这一桃色丑闻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饱受舆论谴责。 

该起事件引起中国各大官媒关注,更被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点名为“劣迹艺人”,要求正与其合作的委员及时止损,正与其洽谈合作者暂停接触。事件爆发后,吴亦凡代言品牌LV、宝格丽、欧莱雅男士、保时捷、康师傅等都已先后宣布解约。      

中国官媒:“外国籍不是护身符” 

现年32岁的吴亦凡拥有加拿大国籍,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在广州和温哥华长大。

早在2021年被批捕时,中国多家媒体就引述法界人士分析,若吴亦凡涉嫌强奸多名被害人属实,可能构成强奸罪的加重情形,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而外籍人士在司法审理上没有特殊待遇,必须在中国服刑,即使被判驱逐出境也会在服刑后才执行。

《人民日报》2021年7月31日曾在微博上评论吴亦凡被刑拘称:“ 外国国籍不是护身符,名气再大也没有豁免权,谁触犯法律谁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请记住:人气越高越要检点自律,越当红越要遵纪守法。”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新闻网站“中国长安网”也在微博发表锐评:“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不枉不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法制日报》指出,吴亦凡事件不再只是沾染桃色气息的娱乐八卦,而是“实实在在的涉法事件”,给社会上了一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面前没有‘顶流’”的法治课。 

本文是2021年8月16日报道的更新。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