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图片:瞧,这就是急救医生达格玛·齐利希的日常生活

2010年4月12日

德国有句俗话说,“一图顶千言”。看了这一组图片,您就对“千面德国”中的人物的日常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图像来源: DW
满怀激情的急救医生:达格玛·齐利希在病人身上花很多时间。当医生是她童年的梦想,为了学医她1975年来到罗斯托克,并从此留了下来。她做了很多年的外科手术,后来医院来了新领导,工作环境每况愈下,很多员工离开了医院,她也不例外。1996年她去了德国红十字会的急救站。图像来源: DW

随时迎接紧急情况:每次急救回来都要重新整理补充好医疗箱,一样不能少,因为关系到人命。齐利希和助手一起仔细检查急救站的药柜。所有东西都各就各位放好之后,他们才回到休息室,准备迎接下一个急救任务。图像来源: DW

十分钟赶到现场:一分钟上救护车,十分钟赶到现场——齐利希和助手没有更多的时间。急救站的警报一旦拉响,就不能有片刻迟疑。每次当班出诊次数各不相同,有时两、三次,有时五、六次,但救助队员们总还能有点时间在一起呆会儿。图像来源: DW

咖喱鸡:“有时候男的也做饭”齐利希说,并笑道:“西红柿酱拌意大利面条!”。急救站的早班从七点开始,大家在一起吃早餐。晚班到晚上十一点,大家又可以一起吃晚饭。齐利希喜欢做饭,今天她在小厨房里尝试做道新菜:桔子咖喱鸡。图像来源: DW

亲如一家:急救站的员工基本都是男的,“有的小年轻甚至可以做我的儿子,”齐利希说。她倒是很愿意在这儿扮演母亲的角色,“做这行恰恰需要这么个角色,有时碰到的急救情况对人心里压力很大,需要有人安慰一下,把你拉到一边,让你好好哭个痛快。”她解释道。“笑”也是一种很好的疗法,“我们笑得很多,否则没法坚持下来。”图像来源: DW

实在很粘父亲:“有时候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今天碰到的这事儿或者那事儿,回去得说给父亲听。然后又突然想起来,哎呀,他已经不在人世了。”齐利希照顾病重的父亲长达九年,“我一天都不后悔。”她说:“他是2009年4月13日复活节星期一去世的,我承认我实在很粘父亲。”图像来源: DW

“刺猬医生”:齐利希的父亲是林业管理员,齐利希对动物的热爱颇得父亲的遗传。今天等她回家的还有18只小刺猬,它们太小太脆弱,不能在野外冬眠过冬。同事们开玩笑地叫齐利希“刺猬医生!”她家的地下室里最多一次住过37只刺猬,喂养这些刺猬很费时费力。“其实我不想做了,但谁又能看着这些小可爱说‘不’呢!”图像来源: DW

我的沙发一隅:回到家都拾掇完了之后,齐利希也需要放松一下,看看书或者电视。“这是我的沙发一隅,”她说。她丈夫是船舶工程师,长时间在海上。“我们结婚29年了,但真正见面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年,”她如是说。夫妇俩没有孩子,齐利希也很少和朋友碰头,不过她倒不觉着孤单,“我一个人呆着挺好的!”图像来源: DW

班上、班下都当医生:齐利希也是潜水医生,陪同过穿越波罗的海的长距离游泳比赛项目,而且曾“呆在一只小船上两天没合眼,”她说。业余时间她也是医生。六年来她一直义务为德国海难遇难者营救协会工作,周六一早就驱车去沃纳明德,在“阿尔科娜”号上培训未来的海难营救员。图像来源: DW

营救落水人员:学员们将要面临各种海上发生的危险情况,这里他们模拟营救一名从甲板上落水的人。所有学员都已从事营救工作,来这里培训是希望再长点经验和见识。在罗斯托克生活的话,学这些是肯定管用的,齐利希认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要让你这个医生去参加海难营救工作。”图像来源: DW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我看到一些医生,要给你做切除肠子的手术,却连你的肚皮都不碰一下的话——我马上能火冒三丈,”齐利希忿忿不平道。海难营救员绝对不能这样。出外急救,医生随身只能带最必需的东西,没有任何高科技设备替你判断,这时你只能相信直觉,运用所有感官。图像来源: DW

当然是汉莎队的球迷:“哇...”齐利希欢呼道,汉莎罗斯托克队这个周六赢了一场重要比赛。她喜欢足球,德国甲级联赛转播必看。“我当然是汉莎队的球迷,”她说,“但国际上我最喜欢巴塞罗那俱乐部,我曾经还和丈夫去过他们的赛场!”齐利希和丈夫克劳斯-彼得喜欢旅行,如果丈夫出海回来,俩人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度假。图像来源: DW

不离波罗的海: “我其实曾有机会离开东德。结婚五年后,东德丈夫曾允许我陪丈夫出过一次海。但身为医生,我总觉得对这里的人负有责任,不想抛弃他们。”两德统一后,她还是留在了罗斯托克,因为她的根在这儿。她很希望在沃纳明德度过晚年,就在波罗的海边上。图像来源: DW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