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在华外国人和在外中国人还都很“少”

2009年8月15日

德国《明镜》周刊关注中国:"大学生代职村干部"这个新名词,采访了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瑞士《新苏黎世报》指出外国人在华人数近20年里激增了10倍,但仍是外国人最少国家,而中国人在海外人数虽多,但与国内人口比比例仍很低。

上海老街里的外国人图像来源: DW/ Qi Li

《明镜》周刊:"大学生代职村干部"是怎么回事

"大学生代职村干部"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到边远农村地区担任村干部职务,德国《明镜》周刊在陕西范村采访了一位名为安慧(音译)的"大学生村干部":

"像毛泽东在文化革命中流放千百万当初的红卫兵、让他们上山下乡向贫下中农学习一样,共产党今天也把数万名大学毕业生派往农村。他们帮助村民进行行政管理、提出新思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充当设计未来的顾问。党的口号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但与毛泽东时代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是自愿前往,他们也可以随时返回,去农村之前甚至要通过考试。此外,这一运动不是共产党内思想混乱带来的后果,而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困境: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金融危机时代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越来越少。2008年离开大专院校的560万毕业生中,至今仍有一百万人没有工作,现在他们不得不与今年应届毕业的610万年轻人竞争。

“为了防止失望的年轻大学毕业生走上街头,北京政府在军队和行政机关额外增添了职位,仅军队今年就将吸收12万大学毕业生。为解决其他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共产党发明了'大学生代职村干部'的职业。

“决心走这条升迁之路的人必须与城市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工资待遇和丰富的业余活动机会告别,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由茅坑、泥泞道路、没有空调和暖气的简陋房间组成的世界。不过,安慧认为,在农村的这些年头并非虚度时光。他相信,以后政府会给予他奖励。在考研究生或谋取公职时,'大学生代职村干部'能够获得特殊的酬报。"

《新苏黎世报》:外国人在华猛增10倍-中国人在外比例仍低

如果说,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人才小流动的话,那么外国人到中国定居就业和中国人出国谋生则是全球化趋势下的人才大流动。瑞士《新苏黎世报》的一篇文章把外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在国外做了一番比较:

"最近30年的开放政策大大改变了中国。1992年以来,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增加了10倍。根据统计,17年前登记的外国人只有31000人,到去年猛增至44万3000人,但仅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3%,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外国人比例最小的国家。

“而在国外的中国人有自成一体的传统,他们试图生活在同胞之中,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变。所以人所共知,只要有较多华人出现的地方,唐人街也就不远。虽然华人正因如此引人注目,但与中国人口总数相比,移居外国、没有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数目同样也不很大。根据官方统计,他们约为3900万,只占中国国内居民人数的2.9%。与此相比,瑞士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生活在国外。"

摘译:王羊

责编:达扬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