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在慕尼黑看旧上海风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21日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是租界时期留下的作品,他们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尤其是法国印象派风格。慕尼黑Villa Struck博物馆最近举办的文化艺术展首次向德国人全面揭示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风情。

熙熙攘攘的上海街道图像来源: AP

上海的建筑,上海的时装,上海的生活——博物馆里弥漫着强烈的上海气息。在这里人们甚至还可以看到上海电影明星胡蝶1935年在伦敦与卓别林的合影。不过最多的还是绘画。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很多美术作品明显受到法国尤其是马蒂斯,塞尚以及印象派风格的影响。当时许多艺术家以及进修艺术的学生和西方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些艺术家甚至远渡重洋去了法国。他们的作品现在成了上海早期时尚的见证。

在二,三十年代,也有一些中国艺术家并不接受法国的时尚和过于西化的风格。他们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博物馆中也有大量这样的作品。美国画家Marc Tobey从这些作品中获得了灵感。他的画在这次展出中成了西方受中国影响的特殊典型。遗憾的是,中国艺术在文革中遭到了极大破坏。展出负责人郑盛天(音)在谈到文革给中国艺术和学术造成的伤害时说:“虽然学校里面有老师,但是他们不能教课。我们也不能读他们的著作。当时唯一能够学习的风格就是社会现实主义。”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并非一个和平,安宁的场所。这从散发着革命气息的版画里可以感觉出来。画中有示威游行的群众,他们因贫困而显得面黄肌瘦。对当时的一些艺术家来说,版画是唯一的选择,在动荡时期,他们买不起宣纸或者油彩。

据另一位展览负责人Ken Lum介绍,中国有关部门对于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关于上海的展览并不完全理解,而且离北京越近,这种疑问也越大。 “对一般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可怕的时代。所以他们想知道我们到底要展示什么?” Ken Lum表示,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这种不安。中国近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有90%都未能保存下来。但他想用流传下来的作品告诉人们,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曾与西方有过怎样的文化交流。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