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地摊经济救中国”靠谱吗?

文山
2020年6月9日

新冠疫情之下遭受重创的中国经济,似乎想要抓住“地摊经济”这根“救命稻草”,总理李克强近期多次为其“点赞”。然而,北京市委机关报刊发社评公开反对“地摊经济”。经济学家则指出,当下的这场讨论,暴露了中国经济改革多年来的思维误区。

200 Jahre Fahrrad Straßenhändler China
2012年上海街头的摆摊小贩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P. Parks

(德国之声中文网) 几十年来,"地摊经济"在中国官方语境中一直是"脏、乱、差"的象征,是整治市容的对象,也是城管部门屡屡暴力执法的目标。一周前,总理李克强在烟台市考察时,忽然表示,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一时间,"地摊经济"仿佛成了中国经济的救星。

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已经有不少大城市提出要放开地摊经济。上海市出台了政策,不再对"路边摆摊"进行处罚;西安市也松动了摆摊禁令,允许商贩在某些时段和某些地点摆摊经营。九江市甚至还出现了城管主动打电话动员商贩外出摆摊的"奇闻"。

没有增长,何来就业?

目前,中国面临着非常巨大的就业压力。尽管中国官方的失业率数字仅仅从1月的5.3%小幅上升到4月份的6%,但是,经济学家指出,由于统计口径问题,实际失业率很有可能被大幅低估。曾任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的盛洪教授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举例指出,原本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一旦遇到经济不景气,就返回农村老家,此时官方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数字很有可能就无法将他计算在内。此外,"城镇失业率"也不包括被迫缩减工时、被迫降薪的劳动者。

《华尔街日报》引述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中国经济专家陈兴动的观点指出,一旦把所有人都考虑在内,今年一度有多达1.32亿中国劳动者失业、暂时无工作或无薪休假,这个数量约占中国城市劳动力的30%。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Wang Zhao

李克强在5月底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也印证了中国经济主管部门对就业市场的担心。他注意到有些工作了三十年的农民工今年突然失业、全家陷入困境,个体工商户疫情期间歇业好几个月,有些外贸企业至今没有订单。李克强还说,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值是900万个,"的确比去年低"。他承认,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

不少外界分析人士指出,要实现新增90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中国经济今年至少需要实现3%的增长率;然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跌了6.8%。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政府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为今年的经济增长设定目标。

拿什么拯救经济增长?

在经济学家盛洪看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早在疫情之前就存在,新冠病毒只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这些年来,中国的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合法积累的财富往往也无法得到法律体系的保护。企业不敢进行投资,怎么会有生产能力的扩大?怎么会有经济增长?又怎么会有新增就业岗位?"

而像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人民币投资基建、促进房地产的"大手笔",现在也欠缺足够的可行性:与十多年前相比,中国的债务占GDP比重要大得多,政府的操作空间十分有限。

在这一背景下,"地摊经济"俨然成为了就业岗位的"救星"。在5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理李克强就举例说:"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但是,并非所有城市都欢迎"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作为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的《北京日报》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刊发社论声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文章认为,在"地摊经济"议题上"不能盲目跟风",首都北京代表国家形象,因此"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街道脏乱、假冒伪劣、噪音扰民、游商满街、堵塞交通、不卫生不文明等曾经的城市顽疾一旦卷土重来,之前的治理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不利于树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国家形象,不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承认新冠疫情"确实给北京经济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锚定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城市治理成果",并且认为"保就业保民生,北京有自己的一系列招和法"。

2013年4月,正在罚没地摊物资的北京市城管人员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hphoto

盛洪:当前争论过于功利化

经济学家盛洪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官方在"地摊经济"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其实体现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摆摊本来是公民的市场自由的权利,不应该成为政府为了拉动增长、稳住就业的权宜之计。难道一旦经济恢复了增长、就业市场回暖,政府就可以立刻收回'恩赐'?"

盛洪批评说,当下有关"地摊经济"的讨论,往往都陷于功利化。"其实中国那么多年的经济改革,一直都存在过于功利化的问题。不能因为宏观经济上出现了问题了,才开始去关心某一部分弱势群体。我们的社会、经济,应该在道德上、价值上去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有工作,拥有参与经济的机会。因此,围绕'地摊经济能否解决当前经济问题'之讨论,实在是反映了一种很低层次的追求。"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