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增长陷阱中的中国”

2014年3月14日

《法兰克福汇报》周五的一篇文章认为,推进中国进程所需的并不总是新公告,也不是人大的做秀,而是法制和民主。

Beijing auf der dritten Ringstraße
图像来源: DW/F. Wan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四的年度会议结束时,全国人大会议以惊人的绝大多数通过了中国政府提交的文件。这可能代表不了什么,通不过的情况还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并非自由选举组成的议会中。然而反对票数的高低--尽管它们可能是有意策划的,仍然可以表现出人们对当前领导路线的疑虑。而这些疑虑并非来自真正人民代表,而是来自各地方和经济界的党、政、军特权阶层。争取得到他们中更多人的支持是任何一届北京政府的目标",《法兰克福汇报》3月14日经济版的一篇署名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

作者认为,尽管从表面看,总理李克强可以对这样的投票结果满意,但是不能草率将利益集团积极的投票结果诠释为对于新路线的信奉。"因为这种善意是高价买来的:对民族主义让步,稀释了结构改革计划。"

增长教条仍在

"……可疑的让步也体现在李克强的经济政策上:他本来是要着手摧毁经济增长教条的。因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增加既是爆炸性投资和大批量廉价出口的结果,也是这两者所需要的条件。这导致了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和依赖工业化国家的风险。"

文章写道,这种上涨的背后是债务:旺盛的地方负债和向美国放外债。想要修复这些漏洞、迎来一个无需债务而是基于消费、服务和创新的真正转型是一项艰巨任务。

《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认为,李克强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他最初的经济政策图像来源: Reuters

"李克强令人惊讶地将今年的增长目标设为和其前任温家宝去年一样高的7.5%,在这样的增长率下结构改革几乎寸步难行。

远离真正的转型

"与最初释放的信号不同,当今的领导层将政府投资看为经济景气的重要支柱。然而这就意味着增加债务比率,而非减少。这也意味着至少部分远离了发展从'量'到'质'的目标。

"……重新定位的原因很可能在于地方当局……城镇(政府)喜欢公共支出,因为它创造就业机会和威信。这些钱流向了宏伟的建设,也时常流入当地党委、政府和国有企业政要的口袋。

文章认为,中国在改革的推进和难产之间来来回回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只有在真正的成本大白于世、责任得到追究后,(地方)举债才会停止。改革的推进和难产间的来来回回说明了,没有制度改进和加强公众监督下的经济转型是不可能的。推进中国进程所需的并不总是新的公告,也不是人大这样做秀的议会,而是法制和民主。"

"低增长率是种潜力"

《法兰克福评论报》同样关注了中国经济。该报周四这样评论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

“中国正在"消脂",这是真的。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政府不得不经历一个适应过程。这自然会造成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但是这也意味着改革。较低的(增长)数字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潜力--致力于更加可持续型经济的潜力。”

摘编:万方

责编:文木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