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奥巴马步布什后尘?

2013年6月10日

美国秘密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显然对互联网用户进行大规模监控。本台评论员指出,这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Kommentar Logo Chinesisch 评 论

(德国之声中文网)究竟是谁想出了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主意?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荒谬的主意。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初衷,是希望它成为一种鼓励,成为对充满信心、带着无数期待开始任期的奥巴马的一种鞭策。但是至今,这位美国总统未能或者不打算满足人们的这一期望。

奥巴马与前总统小布什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这位有着非裔黑人血统的精练的政治家主张人类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让人类享有更美好的生活和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但是迄今的现实表明:奥巴马在许多领域都在不折不扣地奉行其前任的政策。在一些领域,如网络间谍方面,他甚至比其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名为PRISM 的国家调查程序人们确实了解不多。奥巴马总统承认这一监控程序的存在,但是没有透露更多细节。而那些为美国秘密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直接获得其数据提供了方便的公司则矢口否认。否认者或许不知情-因为像微软,Facebook或者苹果这些公司内部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情况,但是也有可能否认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商业形象。因为一旦人们知道美国当局可以直接从这些公司获得个人信息和数据,谁还敢再相信这些公司呢?

美国PRISM监控程序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 Edward Snowden)图像来源: Reuters/Ewen MacAskill/The Guardian/Handout

对言论自由的攻击

即便窃取的信息很少,人们照样可以将PRISM调查程序视为是对自由和人权的攻击。美国的这种做法与定期对互联网和电话联络进行审查的专制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难道区别仅仅在于美国当局"只" 对数据进行了浏览,而没有对一定的互联网内容也进行屏蔽?

虽然人人可以利用互联网服务和社交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网络自由正在日益成为一种虚假的自由。糟糕的是,一旦你在网络上发表不正确的意见,或者公布被美国当局认为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图片、文字或者视频,很快就会成为秘密情报机构监控的目标。

奥巴马为美国网络间谍行为辩护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没有100%的安全

奥巴马以反恐斗争为由为美国的所有间谍活动进行辩护。他说,在100%地保障安全,100%地不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同时让所有人都感到舒服是不可能的。奥巴马是否知道,他这番讲话的寓意有多么地糟糕?他的这一辩护分明在告诉人们:你们必须忍受一些干预和监控,我们会全面保障你们的安全。那么波士顿的袭击又是怎么发生的?难道总统最终要进行100%的监控?因为也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才能实现他所谓的绝对安全的目标。

建立令独裁者都会艳羡的监控系统,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与奥巴马的总统使命也完全背道而驰。这不是他的选民在他的任期内所愿意看到的事情,也不是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应有的行为。

作者:Jörg Brunsmann 编译:李京慧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