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1903 Olympia Badminton

Thellmann, Mara 2008年3月24日

北京奥运即将开幕,德国之声为您制作了一系列前瞻节目。从德国体育界以及一般民众的角度分析奥运会的体育竞技局势。今天播出本系列的第一集,主题是中国国球之一的羽毛球。

徐怀雯图像来源: Huaiwen

德国近几年来的羽毛球第一高手是一个中国人。32岁的徐怀雯在2005年和06年的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上连续取得女子单打第三名的成绩。在中国羽坛,身高只有1.6的徐怀雯被认为没有发展前途,于是她来到德国寻求机遇。2004年,徐怀雯第一次代表德国队出战。在同年举行的雅典奥运会上,徐怀雯进入了32强。

在中国,羽毛球和乒乓球被并称为两大国球。徐怀雯很明白其中缘由,"亚洲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不要有太多的身体接触,而是用脑思考。我想中国人很喜欢这种战术上的东西。我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从来不觉得和别人进行比赛会很无聊。"

羽毛球在1972年慕尼黑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都是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羽毛球终于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从那以后,亚洲选手就在奥运羽毛球赛场上独领风骚。在奥运羽毛球奖牌榜上,中国领先印尼和韩国占据首位。只有在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队遭遇了一次滑铁卢,德国国家羽毛球队主教练荷兰人范迪克回忆了当时的情景,"我当时觉得非常惊讶。32岁的丹麦选手拉尔森赢得了男单冠军。他能做这一点真棒。当然他以前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他当时并不被人看好。他在比赛中表现非常出色。你很明显的看得出来,亚洲选手很难战胜他。当时的场面真棒。"

但这仅仅是一次例外。北京奥运会的所有羽毛球项目上,亚洲选手都再次成为头号热门,"我想男单项目上,林丹很有机会夺冠。谢杏芳在女单上也很有希望。混双项目上,我想印尼选手会有机会。男双马来西亚强一些,女双中国十拿九稳。"

德国队主教练范迪克根本不认为欧洲选手会在北京奥运羽毛球项目上获得奖牌,跟别说德国选手了,"我们在上一届世锦赛上已经看到,没有欧洲选手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对于我们来说,主要问题是很难在亚洲赛场战胜亚洲选手,在欧洲我们能做到,在亚洲震得很难。"

其实,现代意义上的羽毛球运动起源于欧洲。1893年,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在英格兰诞生。比赛场地和网球场看上去差不多,但面积明显减小,只有13米长,6米宽,但球网高度比网球要高很多。

2006年开始,羽毛球采取了和排球类似的得分制度,无论有谁发球,获胜的一方都能得分。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