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1989年的台湾,正在威权政治的尾声,蒋经国去世不久、接班的李登辉还没有站稳脚步,民间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执政的国民党政府高层陷入权力斗争,也就是那一年北京爆发了学生运动,台湾的学生喊出了“北京可以台湾不行”的口号,强力支持北京的学运。
六月四日的前一天晚上,大批台湾民众参加了多个艺文团体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前广场举行的声援北京天安门学运晚会,午夜之前还经由安排人在香港转拨电话的方式和天安门广场上的学运领导人“连缐”。
当电话另一端传来枪声时,台北现场则是传出阵阵的哭声、电视转播画面上看到的是错愕、不敢置信的表情,接下来的几天,电视台播出了板车送受伤学生就医、解放军士兵开枪、装甲车被土制汽油弹烧毁等等的画面。
台湾当局对北京发出了严厉的谴责、执政的国民党还特地举行悼念仪式、大街上处处可听到艺人们共同制作的《历史的伤口》这首支持学运的歌曲。
不过,这股支持学运之情,很快就消散了,后来虽然每年接近六四的时候,还是会看到相关的报道,但是整体来说氛围就是显得那麽云淡风轻。
对比香港
事件发生之后,香港民间的反应强烈的程度远超过台湾,跑马地几万人的大聚会上众星云集、多少被北京当局通缉捉拿的民运人士经由香港民间的“黄雀行动”救援、从而得以前往提供他们庇护的西方国家。
香港的支联会随后每年六月四日在维园举行烛光守夜、连续举行了三十年,每次的规模都是数万人以上、甚至十万人以上,光这一点,台湾就望尘莫及。
虽然后来香港政局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念活动难以为继,但是香港曾经有个六四纪念馆、还有一个名叫“国殇之柱”的纪念六四艺术创作曾经在香港大学矗立多年。
反观在两岸三地中唯一可以合法举办纪念活动的台湾,因为找不到六四事件的记忆还有痕迹,纪念活动能有个上千人参加就已经不得了,政治人物虽然到了这一天都也许会“循例”发表希望北京跟上民主潮流、注重人权或者“六四不平反、统一不能谈”之类一些不著边际的声明或者讲话。
但是现在一看,当年多少声援学生的演艺人员是在中国境内讨生活?多少台商因为接替了六四之后外资撤出所留下的空缺而成巨富?天安门在多少台湾民众眼中不过就是个北京的景点?一些当年将北京当局行动称为“暴行”的政治人物现在以能够接触北京当局高层而感到自豪。
今年随着香港天主教会宣布将不再为六四死难者举办悼念弥撒,香港公开的六四悼念活动全部无法举行,天安门民主运动的记忆在香港被系统性抹去。台湾可能成为两岸三地唯一可以纪念六四的地方。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1990年6月4日,香港民众首次走上街头,纪念天安门大屠杀一周年。这一年起,香港支联会每年组织大规模悼念活动。由于1989年民主运动在中国大陆是禁忌话题,香港逐渐成为各类与六四有关的追思活动的中心。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自1990年以来,每年6月4日晚,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都举行烛光晚会,悼念六四死难者,表达自由民主诉求。参加人数少则数万人,多则十多万人(据组织方支联会数字,一般高于警方公布数字),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六四纪念活动。(2015年资料图片)
图像来源: Reuters/Tyrone Siu2013年,台北民众举行烛光晚会,纪念六四,声援狱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刘晓波是89民运代表人物之一、与周舵、高新、侯德健一同被成为“天安门四君子"。
图像来源: Reuters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际,台北举办了专题纪念活动。此前还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前放置了由台湾艺术家雪克(Shake)搭建的充气“坦克人”艺术装置,亲历六四的王丹、周锋锁等民运人士到场参与。
图像来源: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台湾的六四纪念活动,规模和历史远远不及香港,但近年来开始得到更多关注。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仍有三千多人参加了在台北的烛光悼念晚会。由于这一年香港和澳门都以防疫为由禁止六四集会,台湾成为两岸三地唯一可以纪念六四的地方。
图像来源: DW/W. Yang香港六四纪念馆2012年起临时设址九龙,先后迁至城市大学和尖沙咀,在物色新馆址过程中屡遭挫折,被迫多次关闭。2018年支联会在旺角购买房产作为新址,2019年4月重新开馆。2021年4月休馆翻新后,5月底重新开放,但数日后被当局以“证照不全”为由再度关闭。
图像来源: DW/Vivien Wong2019年六四30周年之际,香港大学生清洗丹麦艺术家高智活(Jens Galschiøt)的作品“国殇之柱”。它曾在香港各间大学巡回展出,现矗立在香港大学黄克竞楼平台。传统上,支联会每年都会派人在六四前夕洗刷该雕塑。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K. Cheung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因有防疫限聚令,当局31年来首次未批准维园六四集会。但仍有数万港人来到维多利亚公园燃烛默哀。
图像来源: Reiuters/T. Siu2021年,香港当局再度禁止六四纪念晚会。一年前香港国安法生效后,香港社会的言论、集会自由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同时,澳门的民间六四纪念活动也连续第二年遭禁。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五独俱全”
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如今在台湾被认为是独派的活动,表面上来看,似乎蛮有道理的,鼓吹台、港、蒙、藏、疆自决或者独立的团体或者支持者每年都很积极地参加在台北的纪念活动,而这些团体正是被亲中媒体称为“五独”,他们参与的活动更被形容为“五独俱全”的“分裂祖国”行动。
但是也就是独派色彩鲜明,非独派的人士不是被排斥就是敬而远之,例如自认是“中华民国派”的人士,虽然也不能认同中共,但是因为彼此统独理念不同,连带纪念六四也会有所龃龉,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提起、参与或者举办活动纪念六四。
前一阵子,香港大学拆除了“国殇之柱”,原本有民间团体计划在台湾复制、并且在六月四日树立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前,但是因为名称中有“国殇”而引来质疑;论点是“国殇”是哪一个国家的国殇?认为不应该是台湾的国殇,主办单位如今以英文原名称“Pillar of shame”翻译成“耻辱之柱”、不再是“国殇之柱”。
台湾的教育不是没有涵括六四,但是教育归教育,没有把来龙去脉说清楚的课本,不过就是课本罢了,香港的课本不需要教六四,维园的每年六月四日灯海、家长带著孩子坐在地上的参与,这麽多年来刻印在脑海的记忆也是台湾所没有的。
33年前中国大陆那场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开启了香港支持中国民运的先河。包括成龙、谭咏麟、曾志伟在内许多如今为“爱我中华”摇旗呐喊的港星,当年踊跃参与了支持六四学运的活动。有多少当年的同路人、如今已经分道扬镳?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无疑是89六四香港演艺界明星支持北京民主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位红唱着“女人花”、“似水流年”、“胭脂扣”等当时脍炙人口的歌曲而红的发紫的“歌坛大姐大”,在1989年5月底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号召举办了聚集了当时港台大量一线巨星的“民主歌声献中华”筹款义唱活动。当时参与演出的歌手除了梅艳芳以外还包括成龙、邓丽君、沈殿霞、周华健、卢冠廷、钟镇涛、张学友、Beyond、周慧敏、王杰、黄耀明、陈百强等100多名艺人。曾志伟当时参与主持了这场长达12小时的活动,主办方声称共筹得超过1000万港元善款。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89年时是支持北京学生民主运动的积极分子之一。在“民主歌声献中华”活动中,成龙贡献了“豪情”以及和演艺界合唱的压轴曲目“朋友”。这位如今每年中国各类综艺节目的座上宾,同时曾担任过中国政协委员的功夫巨星,当时在“豪情”中唱到:“旁人或会骂我傻,无奈决心永攻不破,旁人常话我玩火,我说我清楚我,我说我珍惜我”。当时凭着警察故事系列正大红大紫的成龙在支持89学运时公开表示:凡是中国人,都不会向专制强权低头。时隔30多年,在中国大陆各地唱着“有国才有家”的成龙在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高调表示反对,担任起了“护旗手”的角色。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Y. Lei成龙的好友,龙虎武师出身的主持人、演员、制作人曾志伟在89年的那个5月底穿上了红字白底的衣服,参与主持了“民主歌声献中华”的活动。梅艳芳去世后,曾接替成龙、谭咏麟等艺人接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的曾志伟逐渐成为了中国大陆各大类型综艺和政治献礼节目的嘉宾。30多年前的曾志伟,还是一个不太当红,在“民主歌声献中华”活动中积极为北京民主运动筹集善款的喜剧谐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axppp/VCG香港歌星谭咏麟,在33年前公开表示“我的心与大家一起支持学运、因为我们都是热血的中国人”。并在向“民主歌声献中华”活动发去的一个视频中,以一句“剥你棚牙”被认为是直指当时负责组织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因为粤语中“你棚”和李鹏谐音,“剥你棚牙”在粤语中的本意是打别人脸,灭别人的威风。30多年后,当年支持北京学生民主诉求的谭咏麟与包括梁家辉在内的香港演艺明星加入了支持香港警察“撑警”艺人行列,并频繁在中国大陆举行巡演,参加文艺节目的制作。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impsong在中国大陆大红大紫的刘德华,是中国大陆一代人的形象和精神偶像。89六四期间,刘德华曾表示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精神应不单只是体现在是5月27日“民主歌声献中华”活动举行的当天,号召民众“一定要支持到明天甚至以后的日子”,这位“四大天王”的领军人物当时表示会起“带头作用”,并希望“以后日子大家一起为民主自由争取”。虽然后来曾于2014年香港占中运动期间发出过同情学生、反对暴力的言论,但后来在中国大陆各地举办演唱会,出席包括春晚等各种大型综艺节目的刘德华,再也没有在中国大陆提及“民主”和“自由”这两个词。
图像来源: REUTERS1989年,对于香港影星张曼玉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她通过出演王家卫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开始摆脱在成龙“警察故事”系列影片中塑造的清纯玉女的形象,开始走上实力派女影星之路。同在这一年,张曼玉表示她会在精神上尽量支持中国当时的那场民主运动,并呼吁各方齐心,“为民主fight到底,希望我们可以成功!”。几十年过去后,中国的民主运动没有成功,而且遭到了空前绝后的打压。被人称为“永远有档期,又永远无档期”的张曼玉在中国大陆开始走上了摇滚歌手的道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Ronald Grant Archive当年,在香港跑马地马场那次跨世纪的明星汇演中为中国民主运动发声的还包括张学友、周润发、许志安、罗冠廷、李克勤、钟镇涛、齐秦、邓丽君、周慧敏、邝美云、赵雅芝、林忆莲、陈百强、张明敏、周华健、叶倩文、林子祥、王杰等人。三十三年间,当时在台上表演的人,有人后来进入了中国政协,有人不愿意再谈六四,也有人继续坚持平反六四。当年参加演出的黄耀明在六四3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表示,当年同路人,如今分道扬镳是“人性”,因为“任何人都有权改变”。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 台湾政治学
香港民众对六四的态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年的“回归”在即、对中国接管香港之后能否真的五十年不变有所疑虑;英国移交主权之后则是力争维持香港的“一国两制”,那麽多年下来,社会上有著共同的记忆与危机感。
在台湾则完全不一样,台湾虽然面对北京的种种威胁,但是没有立即被接管的压力,加上民主化之后,纪念六四可能也拉不到多少选票、造成多大的议题,社会上也没有香港那种对纪念六四的共同记忆。
独派虽然纪念六四,但是重点放在民主人权,基本上把六四事件当成是发生在中国的事件,虽然不幸但是与台湾没有关系;统派为了与北京保持关系,对这个中国执政当局的禁忌就是避而不谈。
纪念六四的团体在筹募经费上比起本土政治团体困难的多,要寻求支持,统派的团体可以说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愿意支持举办纪念活动的团体,也就只有独派色彩的团体肯伸出援手,其结果就是重点摆在民主人权,无需谈及国家民族认同。
的确有不少海外华人甚至部分的台湾人无法认同这种情况,但是现实的问题放在眼前,纪念六四在台湾虽然尴尬却也无奈,即便是非主流,但是仍然设法在台湾继续下去。
中国流亡诗人廖亦武:我的愤怒仍然是很年轻的
詹威克:台湾出生的医界逃兵,曾经客居美国然后到英国从事媒体工作,也研究东亚历史,八十年代离开台湾,绕世界一圈后返台定居。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