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国进民退”的局面能持续多久?

沈凌
2023年6月1日

中国经济面临“冰火两重天”,国企利润增长,形势大好,但民间的就业和消费却始终不振。这种“国进民退”的现象如果成为常态,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Themenbild China & Wirtschaft | Fuyang, Privatmensch zählt Geldscheine
消费与投资,国企与民企:哪个才是中国经济的根本?(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最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老师接受采访时,再次重申了一下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长期的经济增长不是靠消费拉动的,而是要靠投资。本来嘛,怎么可能大家胡吃海喝一下,就能把经济搞上去了呢?但是这样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却被著名企业家和投资人段永平先生质疑:在他看来,经济增长需要消费拉动,因为没有消费的指引,企业家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投资,更何况,投资本来就是为了满足消费。没有了消费,谈投资还有什么意义?

消费与增长:孰轻孰重?

这个隔空对话,完全体现了一个经济学者和商业人士的区别: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很注意区别不同的场景。比如林毅夫老师在讲上述逻辑的时候,必定是在一个长期增长模型的范畴里面论述的。这个长期的含义,不一定就是老百姓认为的“很多很多年”,而是指市场的供求基本平衡的长期状态。另外一方面,经济学也承认:在短期内,实际的经济运行时时刻刻充满着不平衡,不是供大于求,就是供小于求。但是只要这个不平衡是局部的、短期的,那么终归围绕平衡状态波动,所以从一个较长时期看,平衡才是一个稳态。既然供求平衡,那么只要投资越多,产出自然越大,增长当然就越快。这个不难理解。

延伸阅读——世界苦于通胀,中国要担心通缩吗?

但是作为实际的商业人士,往往更加注重短期的变动。在短期内,因为不平衡是常态。我们看到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经济负增长,往往伴随着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闲置。这在我们的财经新闻里面,往往有很多指标来描述。比如现在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就是由那些企业利润下降20%,采购人经理指数不足50,或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比较低等等来勾勒的。这些指标给投资者的直觉就是:因为消费不振,所以产出下降,或者增长乏力。因此,拉动增长的药方当然是促进消费。

应该说:基于短期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态提出来的促进消费拉动增长(注意,此处的增长是短期增长),和基于长期供求平衡条件下说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注意,此处的增长是长期增长),并不矛盾,反倒是相辅相成。

除了消费和投资的不平衡,中国经济还有一个特殊的不平衡,那就是国有和民营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平衡。最近中国政府公布了两个相互架的数据,比较有趣:一方面,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形势大好;但另外一方面,统计局的数据却显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了20%。这中间的区别,一个可能是国有企业的利润上升,民营企业的利润下降;另外一个可能是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而非工业的比如金融在上升。因为金融企业主要还是国有的,所以从利润的此消彼长来看,国进民退这个趋势隐隐地又出现了。

数据显示中国青年人失业率达到20%左右(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Xiang Yang/picture-alliance/dpa

消费低迷的结果直接导致的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欲望下降,而民营企业承担着解决全社会就业的重大任务,民营企业的营业状态不佳,直接导致的也是就业率下降,老百姓收入不稳定,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消费不振的预期。而国有企业往往承担着国家重大任务,比如大飞机上天,高铁建设出国,即便短期经济供大于求,增长乏力,也不改变这些重大任务的方向和进步速率,因此,相较而言,国进民退成了一个合理的结果。

这种趋势在短期内存在不足为虑,但是如果成为一种常态,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尤其是长期的增长。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只有齐头并进,才能使经济健康稳健。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并且要约束政府部门或者地方政府随意出台一些政策,去改变民营企业的准入规则。这样才能降低投资风险,促进民营企业增加投资。

同时,对于国有资产,应该进一步盘活,有退才有进:让国有资产从一些已经很成熟的行业中退出,让市场竞争在这些成熟行业中发挥更加经济有效的作用;而退出的国有资产,可以进入那些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关键的,被卡脖子的领域,突破技术瓶颈,然后再技术外溢从而整体经济受益;也可以进入民生领域,通过公共设施的完善,来带动私人消费,拉动民营企业的投资欲望。这样的话,中国经济的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