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G20会议成果被一些媒体称为"雷声大雨点小",显示在当下国际状态下,即使全球最重要的20个国家,面对全球性问题所能解决的意愿和能力也有限。而美国总统拜登在领导人合影时被安排在一排最边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靠中位置,亦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即美国在全球事务中不再具有过去那种号令天下的地位,其重要性已经下降。
这后一点似乎也体现在中国外长王毅和美国务卿布林肯的罗马会晤上,本次G20会议缺少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位要角现场参与,使得看点减少了很多,王布二人的会晤也就为外界瞩目。人们注意到,布林肯是从侧门进入中国代表团的会场,两人也少了在疫情下外交官见面常有的碰肘礼仪。尽管谁去谁的会场和双方角色的转变未必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既然外界突出此点,某种程度说明,至少从观察者而言,美国地位可能确实今不如昔。
台湾军人的真实告白:两岸若开战能否成功抵御?
王布罗马会谈是继双方3月在安克雷奇会谈后再次见面。由于台湾问题在此后成为两国外交角力的重点,特别是华盛顿最近频打台湾牌,所以这次会谈王毅对台湾问题做了严正表态,批美方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在台当局屡屡试图突破一中框架中难辞其咎,指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失误,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并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履行对中方所作的承诺,而不是背信弃义,把一中政策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美台之间高层互访频繁,但1979年美国和中华民国断交后,台湾高层访美难度增大、美国高层也罕有访台。1997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率团访问台湾,成为美中建交后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时隔25年,又有一位美国众议院议长访台,她就是南希·佩洛西。
图像来源: Chiang Ying-ying/AP/picture alliance1950年8月,援韩联合国军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访台,与蒋介石两度会谈。蒋发表谈话,表示会谈奠定中美共同保卫台湾与军事合作之基础。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曾作为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特使与1953年11月和1956年访台。1954年9月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也赴台与蒋介石会谈。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美宣布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后,尼克松被台湾人称作“丑陋的美国人”。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Everett Collection1960年6月18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台北,并在总统府前广场向50万人发表演说。他是唯一于任内访问台湾的美国总统。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1961年7月,中华民国副总统暨行政院长陈诚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和副总统约翰逊会晤。次年3月,美国国务院主管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访台,劝阻蒋介石反攻大陆。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1965年9月23日,时任台湾国防部长的蒋经国访美,晋见美国总统约翰逊,并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依据共同防御条约密切合作。1970年4月,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再度访美,其间受到未遂刺杀。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蒋介石夫人宋美龄1965年9月访美,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夫人邀请她到白宫做客。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图)任职期间,1966年1月1日:美国副总统小休伯特·霍拉蒂奥·汉弗莱(Hubert Horatio Humphrey)抵台访问。1967年5月6日到5月26日,中华民国副总统严家淦与夫人访问美国,并和总统约翰逊会晤。图为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图像来源: Public domain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1975年4月5日逝世后,美国总统福特起初只派农业部长抵台吊唁,引起中华民国政府不满,后来福特又派副总统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抵台参加葬礼。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esign Pics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末任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离任,驻台美军全部撤出。同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卡特(图)签署《台湾关系法》,台美仍然保持实质上的双边关系。
图像来源: Imago/ZumaPress1995年,时任台湾总统李登辉以"私人身份"前往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表演讲。他是史上首位进入美国的中华民国现任元首。这次访问因此被认为是中华民国在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B. Sikes1997年4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 Newt Gingrich)率团访问台湾,成为美中建交后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不过,金里奇当年出访台湾前先拜会了时任中国第一把手江泽民。就金里奇本人而言,他主张加深中美关系。在访问台湾、会晤时任总统李登辉之后,金里奇称,他曾告诉中国领导人“我们会协防台湾”,中国回答道,没有发动袭击的意图。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ZUMA Press/G. Coronado自1979年台美断交后,台湾总统、副总统、外交部长等高层都被禁止访美。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曾于2000年过境洛杉矶,2001年和2003年过境纽约,但在2007年访问中美洲时被阻止在美国大陆过境,而只能在阿拉斯加机场短暂加油,被指"有失尊严"。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前台湾总统马英九曾于2013年过境纽约,现任台湾总统蔡英文去年7月也过境纽约,并会见台“邦交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Sun Chung-ta美国卫生部长阿札尔(Alex Azar) 2020年8月出访台湾,并与台湾总统蔡英文举行会谈。他也成为自1979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机也在他们会晤的当天短暂飞越台湾海峡中线。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P. Semansky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与蔡英文视讯会谈(2021)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1月14日与台湾总统蔡英文进行视讯谈话。先前,克拉夫特曾计划访台,但因美国务院取消所有外访未成行。克拉夫特在视讯谈话中赞台湾在许多方面为全球典范,蔡英文首次提及将继续推动“加入联合国”。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并指责克拉夫特的言行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等等。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ASSOCIATED PRESS2022年8月2日晚22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专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这是继1997年时任众议长金里奇访问台湾后,美国到访台湾的最高级别官员。佩洛西在抵台后发表的声明中说:“我们的国会代表团对台湾的访问兑现了美国对支持台湾充满活力的民主制度的坚定承诺。美国对2300万台湾人民展示团结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为世界面临着在专制和民主之间做出选择。”
图像来源: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这是北京第二次对华盛顿近来操作台湾议题发出"颠覆性"破坏的警告,第一次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布林肯发出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的声明以及美国务院官员批北京滥用联合国2758号决议阻扰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回应。发言人称,如果美方继续在打"台湾牌"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必然会给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的巨大风险,严重损害台海和平稳定,也必将严重损害美方自身利益。相较发言人,王毅不仅用了"颠覆性"一词,而且还加了"全局性"一词,显示中共当局对美台最近连番冲击红线的举动,其忍耐已到了某种临界点。换言之,美台的这些举措已在中共内部对习近平造成了极大压力,习可能不再容忍美台的"挑衅"以摆脱鹰派和政敌对他软弱的指责,而王布会谈的唯一使命,就是给美方传递这一信息。
美国避免最后摊牌
王毅的警告是今年以来北京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最强硬声音,布林肯显然接收到了该信号。尽管他在会晤中"清晰地"表明,美国反对中国加剧台海紧张局势,反对北京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但也明确表示,华盛顿没有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以安抚北京。值得关注的还有他随后接受CNN访问,面对主持人三次逼问当中国侵略台湾时,美国是否会军事协防台湾,布打起了太极,用标准的外交辞令回避这一问题,只强调加强协助台湾加强自我防卫。也许布林肯是为了避免像拜登那样进一步刺激北京。对拜登受访回答美国会军事协防台湾之话,外界现在还在争议这究竟是其口误还是他的真实看法。中国官方学者已偏向认为是拜登的想法。可想而知,布林肯如若跟随其老板的调子回答,定会在两岸间掀起大波浪,习近平再有战略定力,也不能不有实际的行动反应,中美摊牌可能近在眼前。
专访:美国对台战略趋清晰 台湾四个月兵役已够
关于美国是否会直接武力介入台海冲突,观察家之间看法有别。一种认为,鉴于美中都是核大国且在台海作战美国没有必胜把握,当台海战争打响时,美国不会军援台湾;一种认为,美国长期坚守的战略是维持地区均势,均势乃美国的抽象利益所在,如果某个地区出现了强权打破了均势,威胁美国抽象利益,华盛顿一定会出兵;还有一种认为,信誉是美国作为霸权的生命所在,假如台湾遭到中国的武力侵犯,美国不出兵帮助民主台湾抵抗专制中国,那么其盟友就会怀疑美国协防他们的意愿,从而民主体系在专制国家的进攻面前会崩溃,美霸权将真正衰落。台湾多半持此看法。华盛顿或许现在对台遭受大陆军事攻击是否出兵未必有一个明确结论,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假设性议题,且出兵与否牵涉其他因素,如美国内是否会出现反战运动。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多数观察家认为,华盛顿不会反对在台海打一场代理人战争,以消耗和牵制中国的崛起。
台湾人相信美国协防说吗?
彭博最近有文分析指出,近来台海紧张局势虽然升高,但美中高层静静保持沟通,两大强权的关系进展或许没有表面上的剑拔弩张,而台湾再度被推上美中代理战争的前线。换言之,美中领导人各自面临的政治现实,使他们需要某种程度的合作来保护自身利益,但对外界又不能显得软弱,这就让台湾作为美中两国代理战争前线的角色再成焦点,尽管自中共取得中国政权以来的七十多年间,台湾在台海局势的僵局里其实一直扮演这样的角色,然而此一回的代理战争前线的角色,比起以往格外使人感到凶险。
台湾成为美中对抗"前线"
多数观察家之认同美国愿同中国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是有历史支撑的。美苏冷战时期,两大国未出现直接军事冲突,但代理人战争却打了几场。那么历史有可能在美中之间上演。从拜登上台以来特别是近期的美台抗中表现看,现在更多人士判断华盛顿有意要将台湾牌打到极致,而台也积极配合美国自甘做抗中桥头堡。不过,正如我之前的文章分析过的,台湾牌打到极致就是美台建交,美军公开驻台,可真到这步也就是两岸乃至中美战争的发生,除非北京放弃统一。但华盛顿应该至少未来一两年还不想和北京在台湾问题上公开决裂,虽如此,拜登政府显然在台湾武力抗中上也不愿退缩,继续卖给台更多先进武器,全副武装台湾,让其有自卫实力。因此从旁观者看来,华盛顿所做的这些事,其实就是把台湾推向抗中代理人战争的最前线。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台互动十分频繁,华盛顿先后十度宣布对台军售。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日前表示,台湾已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大美国武器采购方。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美国一直依据《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其中不乏知名度极高的明星级战机。
图像来源: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aiwan (R.O.C.)路透社报道,美国本周宣布了对台2.8亿美元的“野战资讯通信系统”军售,帮助台湾军事现代化,加强防御能力。这是是美国今年第六度对台军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周二的例行发布会上敦促美国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任何军事联系,她表示,美国对台出售武器装备严重违反一中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图为幻影战机资料图片)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J. Huang11月28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在台湾出席一场研讨会时声称,台湾已是全世界公认的美国武器最大采购方,今年美国对台计划中的军售额总计高达118亿美元,是台湾史上单年最高的年度防务采购。他强调,美国对台军售获得美国两党的支持,这些军售对台湾提升“不对称作战能力”具有相当关键的力量。他还透露,放眼2021年,美国政府已通知国会对台军售52亿美元。
图像来源: Ceng Shou Yi/Zuma/picture alliance11月29日,台湾国防部就骊英杰的表态做出了回应。声明指出,美国对台出售防卫性武器,有助强化整体防卫战力,确保台海及印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国防部对此表示感谢。但同时声明也强调,明年并无规划新增对美提出52亿美元的重大军购项目。(图为台湾空军资料照片)
图像来源: Ministry of Naitonal Defense/Republic of China10月26日,华盛顿方面公布2020年内第四波对台军售案,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核准将100枚鱼叉反舰飞弹出售给台湾。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这笔军售交易总额高达23.7亿美元。鱼叉海岸防御系统(HCDS)射程在200到300公里之间,可对沿岸、港湾以及陆上目标实施打击,符合台湾近年机动、不对称战力的诉求。这是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第九个对台军售案。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P. Lin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源于1979年美国与台北断交,转而与北京建交之后,制定的《台湾关系法》。在撤离驻台美军之后,美国开始依照该法律为台湾提供防御性军武。根据1982年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建立的备忘录,美国对台提供武器之性能与数量“视中共所构成之威胁而定”。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在数十年的历次对台军售案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先进武器之一莫过于美国的F16战斗机。这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轻型战斗机,在战机世代上归类于第四代战斗机,同时也是第四代战机中产量最高的机种。台北方面从70年代就开始要求向美国采购这种先进战机,但是直到90年代才得以达成交易。1997年,台湾采购的首批F16战机进行交付。之后该系列战机又经历了多次升级和换装,美方提供的飞行训练和技术支援也都包括在军售交易之内。
图像来源: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aiwan (R.O.C.)纪德级驱逐舰(Kidd class)是美国海军已除役的飞弹驱逐舰,2005年到2006年期间,美国海军陆续将该系列一共四艘驱逐舰交接给台湾海军,并改称为基隆级驱逐舰。图为台湾总统蔡英文2018年视察该舰。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 Ying-ying爱国者导弹(Patriot)是美国雷神公司制造的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该系统曾在海湾战争中成功拦截了伊拉克军队发射的飞毛腿导弹,从而声名大噪。这款具有代表性的美军武器在之后经多次升级,从90年代起台湾多次向美国采购爱国者导弹。2020年7月达成的美国对台军售案中还包括爱国者三型导弹的零组件相关更换、维修、测试与后勤支援等内容。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U.S. Department of Defense近年来,随着中国军事装备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美中关系的日益紧张,美国出售给台湾的武器种类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员葛莱斯曼 (Derek Grossman)10月中旬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美国过去卖给台湾许多不同类型的武器,有时是能提升台湾不对称防御战力的武器,有时是像F-16战机这种标志性的武器。不过现在美国的对台军援政策似乎做了一个明显的调整。”他认为,为了要阻止中国透过两栖登陆的方式入侵台湾,美国要协助台湾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G. David历来的美国对台军售案都会引起北京方面的反对,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仅限于口头抗议。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对参与上周对台军售案的洛克希德·马丁丶波音防务丶雷神等美国企业与个人实施制裁。其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鲜少与中国做生意,多年来一直向台湾提供武器和国防设备。然而,如果中国对波音(Boeing)实施制裁,这可能对其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该公司也向中国出售民航飞机。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 如果华盛顿的出发点是用台湾来消耗中国,那么打代理人战争就是合理选择,因为美中直接作战有可能导致核战发生,未必是华盛顿喜欢。既然打代理人战争,它的规模越大,强度越高,时间越久,对中国国力的损害也就越严重。但美中代理人战争华盛顿真的能够坐享其成没有成本或者成本很少?未必。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和美中经济深度结合的事实,若台海爆发代理人战争,对美同样成本巨大。
专访:两岸开战在即?台湾人为何不紧张?
第一,如果中国攻占台湾,美国在第一岛链围堵中国的战略将破产,这势必对美盟友特别是日本形成极大的震撼,从此日本的海上运输生命线将被中国压制,东亚真正被中国主导。而美国失去日本,在太平洋就失去了立足点。
第二,如果美国不出兵支援台湾,只提供后勤、情报、技术等的支持,台湾是难抵抗中国进攻的,这会使得美盟友不再信任美国的保护承诺,丧失了信誉,美盟友体系可能从此瓦解,美霸权也将衰落。
第三,美国若只是发动盟友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封锁,这虽然也会沉重打击中国经济,但北京必然会报复,后果很可能殃及全球,导致全球经济体系崩溃,美国也身陷其中,二战后形成的美元霸权地位大概率会不保。
第四,假如美国不参战,以两岸悬殊的军事实力,这场战争不会持久,而是速战速决,现代战争更多依赖高科技,战争的快速结束对中国造成的损害不会太大。
第五,如中国拿下台湾,两岸实现了统一,虽然中国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台湾问题,从此两岸不再支付过去在国际竞争中的耗损,这个成本几十年算下来,是一笔天文数字。
开战对美中台都是悲剧
可以说,如果台海爆发代理人战争,中国的损失不在战争本身,而是战后遭受的经济封锁,而若无意外,战争的结果是两岸的统一,这必然会改变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美国由此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霸权的衰败。这就是今天美国对中国打代理人战争和当年对苏联打代理人战争的不同。换言之,台湾如成为美国的代理人战场,不仅对台湾是悲剧,对美中两大国同样悲催。
系列影片之六:场景3——全面入侵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华盛顿应该计算过这种后果。有鉴于此,打代理人战争其实并不是美国的最佳选择。对华盛顿来说,它要么倾全国之力保卫台湾,同中国打一场大战,战胜中国,永绝后患;要么是把台湾推向代理人战争的最前线,但不引爆它,这样才能对中国形成长久的牵制。相对前者,华盛顿更可能选择的是后者,让台湾做美国围堵中国的代理人,但不真正发生战争。因为在两个大国间进行战争,即便只是一场常规战争,其破坏性也将巨大。但这考验华盛顿的出牌技术。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