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我要买GTR”和熊猫经济

2024年8月2日

港府7月初公告,北京将再次赠送熊猫给香港,这是香港主权移交27年来的第三次。港府也藉此喊出推动熊猫经济,希望惠及各行业。DW客座评论员曾志豪说,这根本就像是港片《头文字D》里的对白“我要买GTR”。

图为2021年3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乐高乐园探索中心开幕前,展出300公斤重的乐高熊猫模型。
图为2021年3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乐高乐园探索中心开幕前,展出300公斤重的乐高熊猫模型。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ZUMA Wire

(德国之声中文网)简单说明一下标题“我要买GTR”的来源。

港产经典电影《头文字D》,杜汶泽的角色有一句对白,就是向老爸说“我要买GTR”,即是买一架日本战神级战车。但这句对白在戏里戏外都是用来取笑“不切实际”,戏中的杜汶泽驾驶技术很糟糕,不知好好改进自己,反而以为只要买了一辆高性能大马力的汽车便能战无不胜,这就是笑点。

说明完毕,所以当我听到香港政府要发展“熊猫经济”时,不期然就想起这句对白,“我要买GTR”,只不过内容变成“我要熊猫经济”罢了。

这是特首李家超上任后,创作出来的又一金句。之前都有“生意好”、“由治及兴”、“日夜都缤纷”、“盛事之都”,只不过每一次说出来的金句都好像变成一句笑话,没有实际效果,却更像凑够字数写作文。

熊猫经济,实在不知是如何凭空弹出来,但现在已是铺天盖地、所有建制报章都大力吹奏,还要讲到香港一定要依计行事,中兴香港经济就靠这个熊猫经济了。

事情大概就是因为,中央又一次赠送大熊猫给香港,前后合共三次送赠,三次都和政治有关。第一次是1997年回归,送来“安安”“佳佳”;第二次是2007年,回归十周年,“盈盈”“乐乐”。

然后便是这一次,2024年,回归27年。不过和之前比较,这次送赠明显有点“出师无名”,因为回归27年很零丁,不符合中国人的逢五逢十的整数纪念年份。当然,如果你从2019年的“黑暴”到今天2024年的“由治及兴”观察的话,又会豁然开朗,这刚好是“二次回归5年”,送熊猫显得合理了。

反修例运动五年后 香港历经多少巨变?

02:4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本来送熊猫也是好事,市民就算知道是统战工具,也无所谓,仍然感到欢喜。但这一次,北京志不限于政治统战,居然希望替香港的经济发展,“指明发展方向”,要求香港借助这个熊猫热潮,发展熊猫经济!

借用建制传媒的话:“中央再赠送一对熊猫来港,是在香港处在由乱入治步向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也是香港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正在想方设法吸引海内外游客,促进香港旅游业复苏的重要节点。”李家超杨润雄都表明会发展熊猫经济,希望有助香港经济发展,更希望熊猫来港能“安居乐业”,融入香港。

这就让人摸不著头脑,香港已经是第三次接收中央厚爱了;当大熊猫已经是第三次大驾光临,为甚么政府觉得这一次的规模可以制造出比之前两次更大的动静、推动经济发展这么夸张?

先说吸引力,中国的成都已是得天独厚的熊猫基地,这有点像圣诞老人之于芬兰一样,都是诞生地。别的地方当然也会把握圣诞节档期刺激经济,但如果说要主打“圣诞老人”来竞争,就有点不切实际。

同理,香港也和日本或者其他国家一样,引入熊猫、吸引游客,这当然非常合理,但如果说希望变成一个“熊猫IP”、或者以熊猫为经济发展重心(要不何以命名“熊猫经济”),则有点使不著力的感觉。

又或者,之前有无和成都商量协作?还记得当日上海要建迪士尼乐园,香港当时也有很多忧虑,因为香港迪士尼在先,上海再兴建,是否有抢客之嫌?旅游界当年甚至提出,除非上海迪士尼的场地面积和香港一样细小,否则便不是公平竞争。

可见,同质竞赛,其实还是有很多顾虑。成都已是中国独一档的熊猫经济城市,香港要发展熊猫经济,真的不用和成都好好协作商量吗?

2022年7月21日,游客在香港海洋公园写字条哀悼离世的中国大熊猫安安。图像来源: Kin Cheung/AP/picture alliance

另外,为甚么香港要发展“熊猫经济”呢?过往香港也提出过不少“高大上”的经济目标,譬如第一任特首董建华上任便提出甚么“中药港”、“鲜花港”、“水疗中心”等等的名目,不过后来都变成“大只讲”(广东话,就是光说不做不切实际)。但至少,以中药港为例,许多中医都说,这个愿景有助刺激中医在香港的发展,各间大学也有培训中医人才,虽没变成“中药港”,但实在是对发展中医有很大帮助。

以此来看“熊猫经济”,这可以长远发展吗?可以做到像中药港的构思一样,发展香港一条新的产业链吗?香港的熊猫经济,难道要培育甚么熊猫饲养员、熊猫培训中心之类的吗?这真是香港需要的名片吗?

国际金融中心本来就是最好的名片,但近几年因为政治原因,破损不堪,政府不想方法修补,反而心急另外印制名片,但内容和方向都非常不成熟,也看不到是香港甚么独特优势。

最重要一点,不说长远,单说“救近火”,熊猫经济真能令香港疲弱的经济恢复过来吗?香港面对很多问题,本土消费意欲低迷,零售餐饮或为移民潮或为北上消费影响,一片沉寂。外国游客绝少再来,内地游客也是以穷游为主,有钱的都宁愿去日本台湾。

以上问题,有政治问题,有别国的经济转型问题,这些都能靠熊猫解决的吗?

香港没有自定经济发展方位的话事权,只能听命北京安排,要你融入大湾区就融入大湾区,要你发展熊猫经济就发展熊猫。或许香港才是最听话、用来对外表演的那只,大熊猫。

曾志豪是香港媒体人,曾任职香港电台,担任时事讽刺节目《头条新闻》主持人。目前旅居台湾。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