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美中在管控分歧上或达成最低共识

2021年8月2日

美国务院副国务卿舍曼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的会谈虽然火药味十足,但从国务院在舍曼访华前后所发的两个声明以及美政府高级官员的表态看,舍曼此行背负着寻求管控美中分歧的任务。

China - Wendy Sherman trifft Wang Yi in Tianjin
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舍曼和中国外长王毅7月26日再天津会面图像来源: U.S. State Department/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务院7月21日就计划中的舍曼访华发表声明,称舍曼将“促进美国的利益,并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在舍曼出行前的24日,美政府高级官员也表示,舍曼将在与中方官员举行的会谈中强调,虽然华盛顿欢迎与北京激烈和持续的竞争,但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护栏”,以确保双方间的竞争不会偏离到冲突中去。会后,国务院再发声明,指舍曼与王毅讨论了如何为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设定条款,强调美国欢迎两国的激烈竞争,也打算继续加强自身竞争力,但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这里的“管理美中关系”直接说就是管控美中分歧。

几乎同时,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新加坡一边声称美国遇到中国挑战将不会退缩,一边也表示不打算和中国起冲突,“致力于与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建设性、稳定的关系,包括与人民解放军加强危机沟通”,亦是这个意思。

局势恶化有时超出预期和掌控

拜登政府何以在此时派国务院二号人物无论如何要来中国面见中方官员?原因即在于美中的竞争和对抗有失控风险,而华盛顿眼下尚未做好同中国摊牌的足够准备。事实上,拜登也并未想同中国摊牌,他上台之初曾表示美中不会发生冷战。然而,局势的恶化有时超出设局者的预期和掌控能力。目前美中关系就差不多到了这个程度。

拜登上台已经大半年,其对华政策和行动已经打破了中方对他的期待。鉴于特朗普政府某种不守章法近乎疯狂的打压对两国关系造成的破坏,北京或许认为作为华盛顿建制派职业政客的拜登在上台后会修正前政府的某些做法,中美关系会有某种程度的改善。但拜登180多天的对华举措证明他非但未有收手,反而将美中关系继续推向深渊。华盛顿不但在北京非常在乎的台湾、新疆和香港等多个敏感议题上加码,让中方难堪,更是拉弄盟友一起抗中,并在联合国人权组织等平台上制造议题对中发难,迫使这些组织选边站,比如世卫及其干事长谭德赛就改变先前的亲中立场,在疫情溯源问题上公开响应华盛顿,要北京允许世卫专家调查武汉病毒研究所。

可以说,拜登政府在打压和围堵中国上的系列做法,完全使得北京不对他抱有任何期待。但北京也没有坐以待毙,像案板上的鱼肉一样让华盛顿恣意宰割。针对拜登政府对中方祭出的制裁,北京进行了对等反制。此次天津会谈,中方不仅猛烈抨击美方,更向美列出两份清单,要求华盛顿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以前有的只是美国向中国提条件。王毅也向舍曼提出中国对中美关系的三条底线。两国关系现在犹如一辆俨然引擎失灵的列车,加速冲上一个后果可预见的悬崖。但这同样不符合美方利益,华盛顿至少现在没有做好准备和北京在不久之后举行最后决战的打算。

拜登入主白宫后继续加大对中国施压和围堵图像来源: Evelyn Hockstein/REUTERS

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既有拜登本人和他的主要助手已经改变了对中国和习近平看法的因素,也有某种不得已的成分,即受制于美国国内特别是两党内部的反中情绪,不得不去迎合和满足这种反中需求,在共和党以及右派的监督压力下,表演着谁更反中谁就更爱美国的游戏。换言之,如果没有后一因素,或者美国国内的反中气氛不那么浓烈,仅仅是拜登和他的助手对中国的认知转变,华盛顿对中国的打压和围堵,可能不会有现在这般严厉。

然而这也就播下了两国关系继续恶化和两国民众继续敌视的种子。拜登上台之初,虽然表示美中不会有冷战,可眼下两国俨然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新冷战。拜登也把美国的对华政策定义为竞争、对抗、合作三个层面,可外界如今见到的只有恶性竞争即对抗,没有良性竞争,更不见合作,或者虽然表面上也说一些合作的话,但内心里盘算的是如何借合作去压制对方。美中关系到这种程度,已经完全没有互信,也不需要互信——舍曼访华的波折即是一例,如果不加管理,任其蔓延,接下来很可能会被双方的一个意外,或某种误解而造成至少眼下华盛顿还不想看到的后果。

火药味十足的天津会谈

01:46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所以,在上半年完成了抗中的各种部署后,拜登需要管控美中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及可能引发的后果。这是他下半年的任务。无论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科技发展,乃至相对单纯的文化交流上,双方的利益都根本对立、不可调和,对此美中都心知肚明。然而双方也明白,两国在一系列事情上的分歧必须管控,管控不是假装取消分歧,而是在承认分歧的前提下,如何把每个分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以免发酵、扩散到不可收拾之地步,尤其要防范分歧任意恶化,失去控制以致引爆战争。

对北京来说,甚至比华盛顿更需要管控分歧。因为中国国力毕竟不如美国,如果双方的矛盾和对抗到不得不通过战争来解决的程度,至少从逻辑看,中国受到的破坏和损失要高过美国。因此,避免战争这种最坏情况的发生,也是北京的目标和任务。早在今年3月,中国外交两位主管杨洁篪和王毅都表达过两国要管控分歧。但是,鉴于中国是被动接招的一方,管控分歧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在美方。假如华盛顿不想管控分歧,认为目前的美中关系还没坏到要管控的地步,即使北京有此想法,华盛顿也会置之不理,北京亦无可奈何,只能陪着华盛顿斗下去。所以这个主动权掌握在华盛顿手上。这是舍曼来中国访问的最主要原因。很可能拜登认为,美国目前对华围堵,力度已经差不多了,再加强施压,有可能适得其反。这当然不是美国的工具箱里没有打压中国的工具,比如美国可以在华尔街上市的中概股和汇率上做文章,也可以将中国排除在美元交易体系之外,甚至直接和台湾建交鼓动台湾独立,可这些手段尤其后两项,固然对中国有巨大的杀伤力,但它们本身的副作用以及中国的报复,亦会让美国损失很大,有可能这些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举动,故而即使在特朗普时期,也不敢对它们轻举妄动。假如现在不能动用这些核弹级选项,但美中关系的恶化眼看马上到这个地步,就必须对美中关系建立刹车机制,用美国务院发言人的话说,对美中关系要有护栏和参数管理,有护栏才不至于失控,建立参数管理才知道哪些问题双方都是不能轻易碰的。

比如美国的军用运输机在短时间内已经三次降落台湾,这已触碰了中国在台问题上的红线。但北京基于各种考量并未有强硬反应,这不是说北京在自己划的红线上退让,但如果华盛顿据此认为,是种切香肠的方式不断挑战北京的红线它会继续忍耐下去,这有可能就是个误判,因为北京继续退让连国内民意都无法交代,它现在不发作只是认为华盛顿精心挑选的这种方式看起来不那么刺眼,因而不值得大动作反应,但假如华盛顿继续切香肠,量的累积必然会引起挑衅形式的变化,届时北京再做出强烈反应就顺理成章,外界无法指责,从这个角度看,北京的引而不发实际是它在挖一个坑,诱使华盛顿跳下去。

但是,华盛顿的管控分歧并不只是要把双方关系的危机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而是要借之定义分歧和危机及其程度边界乃至美中关系本身。拜登要告诉中方,对什么是分歧,什么是危机,它们的边界在哪,美方说了才算,而非由中方来定义,藉此确立美中关系的主导权。中方当然不会接受美国这个从实力出发和中国打交道的傲慢立场。所以这必然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非一次访问就能达成,它将贯穿拜登政府下半年的对华政策议程。

虽然舍曼的访华看似未取得什么成效,但从她和谢锋嘴枪舌战深入讨论了四个小时来看,在管控分歧和危机上,美中可能达成了某种程度的最低共识。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