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教育

客座评论:美国科研铁幕下,中国还能赶超吗?

沈凌
2021年5月18日

在科研创新方面,美国开始对中国采取全面封堵,双方关系中竞争的成分俨然压倒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依靠什么继续赶超?光靠给孩子打鸡血的“鸡娃式教育”就能提高整体科技实力?

Grundschule in China
中国重视教育,但科研创新仍有短板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Hu Guolin

(德国之声中文网)有一次,儿子班里来了一个插班生,开始成绩并不好。在老师的倡导下,班级里面的优秀学生都帮助他辅导他,而他自己也很努力。于是,一个学期不到成绩就从全班倒数进步到了中等水平,有几门课还挤进了全班前十。这样一来,那些原来很愿意发扬风格的优秀学生心里面都打起了小算盘,不愿意像以前一样帮助他适应新环境,补习功课了。那么,这位插班同学还能不能和以前一样,保持住中等排名,甚至于完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跻身全班前列呢?

抱歉,这个故事没有答案。因为它是我杜撰的。不过现实中,中国经济就是那个插班生,挤进全球市场化的大潮中不过短短四十年,就获得了全球第二总量的地位。其背后的逻辑,既有改革的内在努力,也离不开开放的外部助力。最近五年来,那个全球领头的科技强国,忽然意识到了中国的威胁,发起了贸易战为外衣的科技战,不仅封杀了像华为这样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同时也全面审查自己的科研开放体系,试图斩断中国和美国的科研合作,建一道中美科技界的铁幕。

比如,2018年年底开始,美国司法部就发起"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以未披露与外国机构合作信息为由,对华人科学家群体开始了大规模调查,不少华人科学家遭到刑事指控,即使拜登政府上台,这个趋势也没有终止。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以24比4,审议通过了《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简称EFA)》。它一方面由国家提供超过千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便推动美国在若干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另外一方面,把中国等国作为假想敌,建立更加严苛的审查制度,避免中国从和美国的科研合作中获得好处。

从量变到质变

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言,当下正处在从“以量的增长”为主转型为“以质的改善”为主的阶段。从经济增长背后的拉动因素来讲,过去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量来实现的。比如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基本是闲置状态)转到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这种转移其实就是全民劳动参与率的提高。这当然拉动了经济增长。现在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60%。另外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实际上已经参与到了工业生产中,但是还没有在城市定居下来。所以未来的增长更加依赖的不是生产要素的量的增长,而是质的改善。那么这种改善当然需要,也只有通过教育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所以,不得不说,美国人的"铁幕"来的正是时候。

靠应试教育振兴科研?

中国人一向是重视教育的,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科研创新,更多地是一种应试教育。现在城市中产阶级普遍为孩子教育问题焦虑,其核心也不是焦虑自己孩子的真实才智是不是得到了充分发挥,而是自己孩子有没有被应试教育关出门外。所以,普遍性的提前偷跑和无尽刷题,成为了基础教育的毒瘤。它其实阻碍了基础教育中发现天才的功能实现,从制度上不利于未来中国科研力量的整体提高。

本文作者沈凌图像来源: privat

中国当下的研究激励机制也存在着重大隐患。作为能够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的大学,其科研资源的分配权和科研项目的决策权,都不掌握在真正的专家手里面。唯一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居然被排斥成不了中科院院士。青年一代的科学家如颜宁,不得不重新回到美国的科研体系中去。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回国倾向随着学历的递增而递减。换句话讲,留美中国学生群体中,最能够帮助中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博士阶层,反而回国意愿最低。过去,我们还能用"科学是无国界"的自我安慰,今天"科研铁幕"慢慢垂下,界限慢慢清晰,无国界的科研领域,科学家的站队越来越明白,如果中国不能尽快建立一个能够和美国竞争的科研激励机制,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对未来长远的中国经济增长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呢?

 

沈凌,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