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对华武器禁运:布什没有太多发言权?

德国之声记者 当远2005年2月23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基本原则问题讲话中向欧洲各国抛出了改善跨大西洋关系的橄榄枝。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双方就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原则性分歧。欧盟计划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是大西洋两岸意见不一的问题之一。

冤家碰头:施罗德在美因茨迎候布什图像来源: AP

美国担心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后,一旦中国拥有欧洲制造的武器,并将其用在针对美国的行动中,可能会出现欧洲武器击毙美国军人的恐怖场景。布什在周二在北约峰会上希望,欧盟不要在解除对华武禁上操之过急,并说美国“对此感到非常忧虑”。

欧盟与美国对解除对中国武器禁运的分歧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担心,欧盟对中国已经持续十六年的武器禁运一旦解除,中国可获得欧洲敏感的军事科技,从而破坏了台海两岸的军事平衡。如果一旦在台湾海峡发生战争,这些武器可能被使用在战争中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

美国总统布什在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会晤时,明确表示美国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计划。本周一,欧盟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松表示,欧盟与美国对此问题的立场已经有所接近。但他同时暗示,双方仍然就具体的细节存在分歧。曼德尔松表示,如果美国在对华武器禁运的问题上执意要与欧盟闹的话,将成为华盛顿政府的一个败笔,因为布什政府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只有妥协才是派出意见分歧的好办法。法新社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白宫高级官员报道说,如果妥协意味着美国放弃反对立场的话,那么双方并未达成这种妥协。

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问题是德国总理施罗德在访问中国时向北京政府提出的。德国在野党基民盟副主席,负责党内外交事务问题的朔依布勒对施罗德的立场提出了尖锐地批评。他说:

“德国政府对此问题的态度是错误的。施罗德在没有和欧盟其他国家进行协商的基础上单独在中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表态,被看成是在向中国人磕头。此次布什来访,正是欧盟各国与美国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协商的好机会。首要澄清的问题是,如果防止中国获得欧盟敏感的军事技术,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军事威胁。欧洲应该和美国共同协商,如何让中国更大程度的参加国际贸易,如何让中国承担更多的政治责任,并同时保障远东地区以及美国的安全。”

法国也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欧盟内部有言论表示,与其让中国在几年内自行研制武器技术,还不如出售欧洲现有的军事技术。但是欧盟同时承诺,在解除对华武器禁令的同时,更大程度的顾及美国以及北约国家的安全利益。欧盟就此已经制定了所谓的行为准则。据称,这一行为准则比武器禁令更为严格。朔依布勒说:

“美国与欧盟应该利用会谈的机会就这一行为准则达成共识。如果在没有协商的前提下盲目行动,将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德国总理施罗德已经犯了错误。我认为,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当然很重要。但我们要意识到,贸易不是两国之间关系的全部。比生意更重要的是和平、安全与稳定。这对当今世界来说至关重要。”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与美国总统布什会谈时重申了支持解除禁令的立场,但希拉克同时也强调他理解美国的顾虑,表示会尊重欧美双方安全承诺,将与美国共同商量取消禁令的条件。在国际问题上一项站在美国一边的英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令人吃惊,因为英国每年向中国出口军用物资的额度超过一亿欧元。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