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封城继续 封口加剧

达扬
2020年2月13日

有人说,如果当初李文亮医生不被“封口”,就不会有后来的“封城”“封省”。然而,随着疫情的加剧,当局也显然加大了“封口”的力度。

China Wuhan Augenarzt  Li Wenliang gestorben
图像来源: AFP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五,"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之死,立即在中国社交媒体里引爆一场有关言论自由的讨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悼念李文亮医生的同时,也批评当局的"封口"行为导致了疫情的蔓延,一些人呼吁当局保障宪法赋予民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利。

然而疫情日益严峻的同时,当局却加大了"封口"行动的力度,微博上有关"言论自由"的讨论早已被删除殆尽。而发起相关呼吁的活跃人士则受到了当局的打压。刚被请去"喝茶"的广州的自由作家野渡对德国之声表示:"他们问我这份公开信是谁发起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签名,以后不准再搞这类事情云云。总而言之,就是一贯的维稳手段吧。"

微博上有关“言论自由”的呼吁已经被删除殆尽。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Inagine Wang Yadong

野渡参与签名的公开信题为"惟有改变,才是对李文亮医生最好的纪念 -- 致全国人大、国务院并全国同胞书",在李文亮医生去世后开始在网上征集签名,短短数天之内已有数百人签名,其中包括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以及自由作家野渡等人。

公开信指出:"众所周知,新冠病毒在湖北和全国范围的凶猛扩散,是扼杀言论自由导致的又一次'人祸',对人民知情权的剥夺直接造成至少数万人感染、上千人死亡,并严重威胁所有同胞的生命安全。此次国难向我们每个人显示,不让人说话会死人的!对言论自由的压制是社会的最大灾难。"

去年12月底,疫情刚刚出现时,李文亮医生在社交媒体群组向亲友们发出防范疫情的警示,结果以"造谣"罪名遭到训诫。李文亮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当只有一种声音。"  然而,发出不同于官方的声音,遭到打压依然是中国的常态。疫情爆发后,公民记者陈秋实和方斌在封城后的武汉实地采访医院、病患,为外界提供了第一手信息。然而,一周来两人却相继宣告"失踪"。

萨哈罗夫人权奖得主、生活在北京的维权人士胡佳周二发推称:"训诫李文亮的就是这类'网络安全警察',可能还有国宝。这些中共侵犯公民言论自由的爪牙,已经因新冠病毒肺炎危机对亿万人造成伤害,而现在还在满负荷运行。' 胡佳在推特中透露,最近国保已经五次骚扰其八十多岁高龄的父母,要求他父母劝胡佳停止发声。

自由作家野渡:疫情过后,他们会进一步控制思想和社会。图像来源: Dai Ying

推特上有人留言称:封城是"封口"的报应,肺炎是"废言"的报应。如同当年的"非典"一样,新冠疫情总有平息的一天,"封城"也终将结束。那么,这场震惊了整个世界的疫情是否会促成中国当局对其一贯的"封口"行为有所反思呢?野渡对此并不乐观。"我不大相信一场疫情、一名医生的去世,就能改变这个体制。这是他们几十年以来控制社会、控制人民的手段。如果他们能够吸取非典的教训,那么武汉疫情和李文亮医生的悲剧根本就不会发生。我甚至可以想象,疫情过后,他们极可能会变本加厉,进一步加强控制社会,控制人们的思想。"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