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130亿 中资“贱买”倍耐力
2015年3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5月,1欧元还值8.7元人民币,现在只能换不到6.6元。欧元汇率的一路下滑,让在海外收购方面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更加瞄准了欧元区。最近的例子是,中国化工集团(ChemChina)收购意大利轮胎巨头倍耐力(Pirelli)。这笔交易的价格是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80亿元。如果这次收购发生在去年5月,中国化工集团还要多掏130亿元。
欧盟中国商会主席伍特克对法新社表示,现在是中国企业前往欧洲的最好时机。他认为,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不佳,中国企业更加愿意"走出来"。
欧元走低 中资出击
2015年伊始,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出现大幅上升。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一、二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主要是中石油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投资33.6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
除了中石油、中国化工等大型国企之外,一些私人企业也加入了"海淘大军"。地产富豪王健林收购西班牙足球联赛冠军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成为第一个投资欧洲顶尖足球队的中国大陆企业家。
收购目的:技术与品牌
上海中欧工商学院的梅耶教授(Klaus Meyer)表示,中国海外投资总体而言注重长远效益。而获取外国技术或品牌,并用以开发中国国内市场,这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一大动力。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倍耐力正是这样一个例子。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化工集团此番出手收购倍耐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得到其技术。尤其是制造"部件可更换型轮胎"的能力。这项技术可以延长轮胎寿命,同时更为经济环保。
"轮胎界的普拉达(Prada)"
作为轮胎制造商,倍耐力在一级方程式等赛车运动中也非常活跃。按照倍耐力总裁特隆凯蒂(Marco Tronchetti)的说法,赛车运动犹如倍耐力技术创新的"训练室"。今后非但不会放弃这一领域,甚至还会加大投入。
除了参与赛车运动之外,倍耐力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倍耐力月历。从1964年以来,倍耐力每年都会聘请知名摄影师和模特拍摄一套月历。这些画面美艳、甚至具有情色意味的月历是倍耐力的一项传统,同时也成为了这个品牌的一部分。有些分析家甚至因此而将倍耐力称为"轮胎界的普拉达(Prada)"。而特隆凯蒂近日也已宣布,"倍耐力月历"将继续出版,"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它"。
只是目前仍不清楚的是,这本月历是不是也会因为欧元贬值而变得更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