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本政府宣布将于9月27日为遇刺身亡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并且国葬所需费用由国家承担。两天前日本政府公布的国葬所需费用总额达到约16.6亿日元(约合1150万美元),引起日本公众广为不满。
安倍晋三今年7月在奈良市发表助选演说时遇刺身亡,终年67岁。刺杀安倍的奈良男子山上彻也对调查人员说,自己并非因政治立场而对安倍不满,而是因为安倍与“统一教”存在关联并一直替该团体宣传。
其后日本国内议论安倍晋三的葬礼规格,最终日本国政府公布将举行“国葬”纪念,也是自吉田茂以来第二位国葬规格的内阁总理大臣。
但是此间日本社会反对为安倍举行国葬的声音不断,抗议不绝。不断有市民团体在东京永田町的国会前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强制哀悼的国葬”,要求“被反社会教团污染的岸田内阁集体辞职”,反对使用纳税人的税金举行国葬。
本周四(9月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国会举行说明会。他例举为安倍举行国葬的4大理由,包括安倍是日本宪政史上执政最久的首相、安倍留下许多政绩、诸多国家表达吊唁哀悼、安倍是在助选时遭枪击身亡,国家(政府)有必要展现守护民主的态度。
他说,追悼安倍的同时也将展现日本不屈服于暴力、坚决守护民主的决心。
美国拜登政府已表示,副总统哈里斯9月27日将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安倍晋三的国葬。
岸田在周四的说明会上还公布,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将出席安倍的国葬。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週五(7月8日)在奈良助选演说时遭到枪击,经送医抢救后仍宣告不治,享寿67岁。来看看这位在日本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政治生涯中有哪些重要时刻与事件。
图像来源: Reuters/T. Ohsumi2022年7月8日上午,安倍晋三在奈良进行参议院选举助选演说时,遭枪击倒地。
图像来源: Issei Kato/REUTERS根据日媒报道,安倍送医当下,仍有意识与呼吸,经抢救后宣告不治。警方指出,嫌犯以霰弹枪从背后击安倍晋三左胸,目前已遭逮捕,全案调查中。
图像来源: Kyod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2006年,安倍晋三成为日本战后最年轻的首相,时年52岁。不过,仅一年后,他便宣布辞职,理由是溃疡性结肠炎带来的频繁如厕等问题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安倍晋三出身于政治世家。图为2007年安倍晋三任内,和服选美冠军拜访首相府。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Kamoshida2012年,日本经历了三年的左翼民主党执政后,公众感到失望。此前,安倍晋三所在的自民党在该国几乎连续执政半个多世纪。2012年9月,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总裁,并于12月在大选中获胜再度出任首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安倍晋三得以再度掌权的原因,也包括民主党未能妥善处理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当年,一场9级地震引发严重海啸,福岛核设施出现核熔毁。图为2012年12月就任首相后,安倍晋三与东京电力公司总裁在一辆巴士车上视察福岛1号和2号反应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安倍晋三重返权力顶峰,承诺复苏日本经济,实施“安倍经济学”,即货币宽松政策、扩大政府开支等,推动证券市场繁荣,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Mayama安倍致力于修改和平宪法。2015年,他推动通过了新安保法,引发国内外争议。根据该法,日本除直接遭遇武力攻击时的自卫、还击外,还将在同盟国遭遇武力攻击时,可能协助他国动武。图为2006年安倍视察海军自卫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F.Robichon安倍晋三对朝鲜持强硬立场。2017年,朝鲜发射两枚飞越日本上空的导弹后,安倍晋三作出严厉谴责。有分析认为,朝鲜的挑衅行为有助于增加安倍的公众支持度。
图像来源: Reuters/I. Kato安倍晋三2017年9月宣布提前大选。当时有分析认为,他押注选民将团结一致,支持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结盟对抗朝鲜。图为安倍晋三访美期间与特朗普打了一场高尔夫。安倍在大选中胜出连任,并于2019年11月20日成为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Semansky2020年7月,安倍晋三打破了其外叔公、前首相佐藤荣作的记录,成为日本史上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不过很快就传出安倍健康亮红灯的消息。此外,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安倍也饱受日本国内舆论批评,其内阁支持率下滑。安倍在2020年8月28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日本首相职务。这是他继2007年后第二次因病辞职。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Kyodo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