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席勒故乡建起一座现代文学博物馆

2006年6月7日

席勒的故乡马尔巴赫不仅是席勒博物馆所在地,更建有一座德国现代文学档案馆,这里也是文人学者研究新德语文学的中央学术机构。有意思的是,就在古香古色的席勒故居旁,一座被简称为“LiMo”的现代式建筑拔地而起,二者古今对照,交相辉映。

展品:文学史学家威根巴赫的九本书图像来源: AP

一座理想的博物馆应该令参观者目不暇接,兴味盎然,而不是仅仅摆出大段的枯燥的说明性文字。那么,藏书浩如烟海的文学博物馆究竟使出何种招数,令读者流连忘返?6月6日,德国总统克勒在马尔巴赫出席了现代文学博物馆的开馆典礼,德国之声记者也有幸鉴赏了那里的镇馆之宝。

走进庄严幽暗的文学博物馆地下长廊,只见38座玻璃展柜排成4排,里面陈列着1300件避免光照的珍贵展品。这些原本沉睡在地下储藏室里的宝藏如今终于有了重新面世的机会,不过是以一种素面朝天的形式。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现代文学博物馆讲解员海克·戈弗里莱斯女士介绍说,这些手稿及图册都保留了其原本样貌,不附说明,不加注解,“根据我们的职业经验,访客们都喜欢看高大、彩色、变幻的东西。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博物馆没有采取花里胡哨的多媒体展示手法,以免干扰人们的注意力,因为躺在玻璃柜里的是远为珍贵的真迹。

第一排橱柜陈列了冯塔讷的亲笔信、史奈兹勒的手写诗稿等展品,都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有序。第二排橱柜册则展示了书籍发展史,以及作者生前物品,如托马斯·曼的外套、凯斯特纳的头部透视图像,或者伽达默尔的象棋。

这座新的文学博物馆将自己的中心使命定位为“展示”,由此一来,文字说明言简意赅,一笔带过年代、姓名等最基本信息。戈弗里莱斯女士解释说:“我们希望让访客专心致志地欣赏这些物品,而不是忙着阅读资料,究竟什么更重要呢?是图解还是物品本身?”

如果有人还想知道更多,不妨利用一下博物馆的多媒体讲解器,参观者可以各凭所好,了解特定展品的出处及背景。另外,学者、作家或者编辑工作者还能在博物馆的小展厅内根据不同的需要检索馆藏文字、书籍或者作者资料。几乎所有的文学爱好者都能在这片浩瀚的图书海洋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德国现代文学档案馆馆长乌利希·尧尔弗向全体爱书之人发出了邀请:“欢迎你来马尔巴赫,在这儿,你不仅能看到昨天的畅销书,还能读到历史名著,既有厚重的大家之作,也有轻松俏皮的娱乐休闲读本。你将吃惊地发现,整个世纪的文学发展史就在自己眼前铺展开来,让你心醉、沉迷、甚至时而悲伤,但是永远都令人难忘。如果你爱好文学,如果你不只读时髦的畅销书,那么文学博物馆便是一个值得你拜访的地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