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廉价中国鞋惟缺品牌欧洲路

德国之声中文网编辑部2005年2月26日

来自中国的鞋子开始大举进军欧洲了!据统计,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10亿双鞋,向欧盟的出口量则一直在1亿4000万双左右徘徊。不过德国制鞋工业协会周四的一份报告表明,这一数字在去年增加了30%,也许不久的将来,不管欧洲人有没有香港脚,都会有一双中国鞋。

走品牌化,高档化的道路才是中国鞋业的发展出路。图像来源: AP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中国鞋类出口的三大传统贸易市场。去年一年中国一共生产了75亿1000万双鞋,几乎占了世界总产量的57.8%,这意味着中国为世界上每个人都造了一双鞋,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要素是杠杆。20世纪60年代,世界制鞋业的中心在欧洲,70年代时转移到了日本、韩国,80年代又到了中国台湾,90年代又转移到了中国和越南等一些亚洲国家。中国制鞋业之所以如此朝气蓬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成本的低廉:在德国,一名鞋业工人每小时的平均工资为12.82美元,而在中国,则只有0.39美元。

德国制鞋工业协会的报告同时指出,亚洲其他国家对欧盟的鞋业出口也在增长,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量就都增长了10%达到了2亿9000万和5500万双。亚洲鞋业的大举入侵是为最终的购买者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也给一些老牌的传统制鞋国带来了冲击,他们采取各种方式阻止中国鞋业的“入侵”,甚至不惜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去年西班牙埃尔切的“烧鞋事件”不过是冰山中的一角而已。

如果不是凭借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亚洲和中国的鞋业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以中国为例,目前国内鞋类中的85%都是中低档产品,法国每双皮鞋的平均出口价格在35美元左右,而中国的出口均价则仅仅为5.5美元,其差别可见一斑。中国鞋业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尽快摆脱目前以来料加工为主的经营模式,迅速打造一个展示鞋时尚文化、交流鞋品牌经营理念,引领制鞋业迅速由生产贸易型产业向品牌经营型产业发展的平台,是目前中国鞋业走向世界的关键。

3月17-20日,著名的GDS鞋展将在杜塞尔多夫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商户参展。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鞋业盛会,这次GDS大展将引领国际鞋业在2005-2006秋冬季的走势。组织者预计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2000人参加本次鞋展,而这对志在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的中国商家而言,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子江)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