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廉价的中国纺织业背后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18日

设备陈旧,工资低廉,劳动条件艰苦,个别地区还有用童工的现象。这是中国纺织工业的现状 - 人所共知的现状。德国纺织业也想通过中国的价格优势,实现最大经济利益。

世界时装,中国制造图像来源: Bilderbox

九州方圆,一共有20000多家纺织厂在芸芸缝制,生产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服装:从夹克衫牛仔裤,到内衣内裤。很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经倒闭,还有一些勉强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补贴艰难度日。

上海市的一家纺织厂共有4000名职工。从40年代开始,这家企业就生产纯棉内衣,其产品扬名海内外。纺织工人身着白色纺织围裙,头戴白色纺织帽,整天在昏暗的车间里埋头苦干。该厂的产量不低,可是经济状况却不得而知。很多地方政府对各自的纺织行业给与高额补贴,保住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岗位。

中国2003年上半年纺织产品的出口总额达330亿美元,主要出口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中国的纺织厂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三分之二的产品来自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等地。世界知名的运动装生产厂家耐克和阿迪达斯都在中国自己建厂。

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都季节性地委托中国厂家生产,但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找到一家更便宜的生产商,就立即更换合作伙伴,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上海的这家内衣厂效益还行,4000名工人还都能按时拿到工资,而且工作时间固定。在中国南部海边的小厂情况就更严重了。那里的年轻纺织女工每天往往工作14个小时,挣得自己每月700到900元的生活费。由于下岗人数很高,就业竞争激烈,同时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很多工人盲目地接受工作,从不关心自己的工作环境。外国投资商在被记者问及工人工作条件时经常三缄其口。

知情者透露,中国很多企业经常有十多岁的少年在不分昼夜的缝织衣物,并吸入染料散发出的有毒蒸气。外国投资商在剥削劳动工人时有决定权,地方各级政府对投资建厂创造就业机会更是欢迎,至于企业内工作条件如何,是否违反了“劳动法”,无人问津。只有当媒体向世人曝光之后,才有相应的措施和检查。

由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逐渐意识到工作环境的重要。德国时装连锁店C&A明确规定生产厂家需要达到的标准。在其他企业和其他方面,纺织行业内部需要改进的内容还很多。中国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因为中国出口服装中使用了违章染料,美国和欧盟曾对中国实施过贸易制裁。因此,各级政府已经多次下文,要求各厂使用进口染料,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